一 、咨詢者情況簡介
咨詢者,女,21歲,大學在讀;因與人交往緊張不安、眼神對視緊張、緊張后表情不自然僵硬、影響別人也很不自在、人際關系不好等問題而參加心理咨詢。咨詢者小時候和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,父母在外工作,小學四年級才接她過去他們那邊上學,爺爺脾氣不好,會經常批評她,容易發脾氣,奶奶脾氣好一些, 但總是數落她爸媽的不好,有時候連帶著也給她臉色看,小時候過的不快樂,吃飯的時候都不敢放開吃,害怕被說,性格很內向,和外人基本不怎么說話;小學一到三年級在村里上的,同學們都認識,還算輕松,四年級的時候父母接她到了他們那邊上學,突然到了陌生的地方,誰都不認識,感覺自己格格不入,沒辦法融入別人,性格變的更內向了,家庭條件也不好,穿著上也很自卑,父母也不善言談,不懂得和她溝通,沒辦法引導她;初中也放不開,每天都是埋頭學習,跟大家也不怎么交流,依然融入不了大家,成績還可以,就是性格不好,不愛交流,也不知道說什么,經常獨來獨往,沒有親近的朋友,做化學實驗的時候都不敢和別人組隊,不會和別人合作,傻乎乎的站看。
高中問題更嚴重了,對學習也有了影響,成績也沒有了優勢,唯一的自信也沒有了,同學關系更差,有時候不敢和別人對視,眼神會閃躲,上課和老師也不敢眼神交流,上學路上都害怕遇到同學,也害怕遇到老師,感覺自己很不正常,沒有辦法正常的生活,去買衣服都很緊張,不敢試穿,害怕別人盯著,理發店更不敢去,心理很緊張;每天上學都壓力很大,害怕同學過來和她交流,又渴望有同學過來說話,很矛盾,渴望被關注,又害怕別人關注,害怕上課被老師提問,害怕被大家看著,害怕別人發現自己的問題,害怕別人瞧不起她,不敢參加集體活動,越來越自卑,總想給別人好印象,一直都拼命的掩飾控制自己,但并沒有太大的作用。
現在上大學了,壓力小了一些,課堂上被關注的少了,她都是坐在靠后面的邊上,盡量不引起老師和同學們的關注,寢室里也很少說話,都是做自己的事情,和室友沒有什么矛盾,也不敢和她們發生沖突,沒有什么存在感,很害怕她們說她奇怪,但又無法融入她們,她心理很想去社團鍛煉自己,可去了兩次,感覺別人都不搭理她,心理很失落,就不愿意去了;現在在校園里遇到同學就會很緊張,特別是看到異性,眼睛都不知道看哪里,表情也很不自然尷尬,影響了別人,讓別人也很不自在,人多的場合就容易緊張,害怕突然被關注,總是想著自己會不會出問題,對別人的舉動很敏感,總害怕影響到他們,心理特別想和別人交朋友,但現實總是逃避,沒辦法放開自己;以前和家人在一起比較輕松,現在也偶爾緊張不自在,親戚聚會一直都放不開,很拘束很內向。
二 、心理咨詢師系統咨詢簡介
經過詳細的會談分析,咨詢者的情況屬于中度的社交恐懼癥,以與人交往緊張,眼神對視緊張,人際關系無法融入、表情不自然尷尬、害怕影響別人、內在自我感不足等問題為主,經過了兩個半療程七個月的系統心理咨詢,現在已經恢復了健康的心理狀態。社交恐懼的根源是內在自我不穩定,成長環境不好引起了心靈長期退縮逃避,導致自我感不足,思維模式錯誤,總是用錯誤的思想控制和壓迫心靈,導致心靈弱小,外在生活中放不開緊張不自然,進而又自責壓抑,惡性循環變成現在的樣子;咨詢中:咨詢者通過咨詢學習,掌握了健康的思維模式規律,形成了自己獨立成熟的思想體系,思想不再壓迫控制心靈,開始發展內在心靈,以內在心靈為主活著,把生活重心移到了內在,慢慢的恢復了內在自我感,隨著內在自我的穩定和踏實,與人交往越來越踏實,不再緊張不自在,表情也自然了,不再擔心影響別人,可以坦然的和別人對視,已經可以融入大家,在正確的思維模式下,很多錯誤的要求和控制都沒有了。
這是原理分析:人就好比是一棵樹,內在就是根部,外在表現就是葉子;心理健康的人是活在根部,心理很踏實和安定,外在的風吹雨打和枝葉搖晃他都不太會在意,會感覺外在的風吹雨打和枝葉搖晃是正常的,所以不太會被外界干擾和影響,而且會隨心的從外在找快樂;但心理不健康的人,土壤和根不好,不安定,總是活在枝葉上,每天在意和控制著枝葉,當外在好的時候就沒問題,一旦外在不好的時候,內在的不安就會暴露出來,心理就特別不穩定,容易被外界風吹雨打影響,長期活在外在,內在的本性和自我就缺失了,心理收縮后就放不開,不能自然而然、隨心而發的與人溝通,心理經常敏感多疑胡思亂想,容易緊張心慌,容易追求完美,害怕自己表現不好,害怕別人不好的評價和看法,不敢放開融入別人,不知道說什么,不能做自己,注意力不集中,與人相處的時候心理不安后眼神表情就不自然了,會回避不敢與人對視,不知道該看哪里,被多人注視的時候不自在,不能自然的眼神交流,對別人的舉動很敏感,表情容易不自然,害怕影響人際關系。
咨詢者的情況就是從小內在自我被壓抑的退縮弱小了,也就是根部弱小了,小時候的成長環境不好,爺爺過于嚴厲,父母也不在身邊,導致她的心靈活在緊張不安的環境中,形成了錯誤的思維模式,四年級到了新的環境,父母也不懂得引導,她自己也不懂得正確對待,在錯誤的思維模式的影響下,心靈進一步被壓迫的弱小了,失去了穩定的內在自我感,只能刻意控制表面活在外在,活在葉子上,她總想努力的改變葉子,控制葉子,給別人好印象,在意風雨,在意別人的看法,可是,很明顯,一棵樹的枝繁葉茂,不是靠控制葉子、在意風雨而得到的,而是需要改善土壤,讓根強大起來,而這些她并不懂,她的閱歷也看不透,只能刻意控制者外在活著,壓抑著自己的內在心靈。所以這方面的咨詢,主要是改變土壤,改變思維模式,發展根部,發展內在自我,而不是糾結改變控制外在的葉子。
社交恐懼癥的咨詢需要思維模式和自我感兩個方面的成長,通過掌握和諧自然、符合規律的思維模式,讓思想成熟起來,成熟思想下可以有正確的想法和心態,不再束縛和壓迫自己;同時,讓內心世界慢慢的好起來;內在自我感是社交恐懼恢復的重點,內在自我發展不起來,無法徹底從社交恐懼中擺脫出來,所以要安定下來,做真實的自己,把穩定的自我感發展起來,自我感穩定了,思想成熟了,就可以脫離外在的影響,自然而然的做自己。經過了兩個半療程的咨詢,她的狀態已經很好了,已經可以踏實坦然的面對周圍的環境,生活也沒有了思想負擔,恢復了自信和自我肯定,有了穩定的內在自我感,可以隨心的做自己,達到了預期的咨詢目的。
社交恐懼癥的系統咨詢步驟:安定、真實、成熟看透、脫離外在、有自我感、隨心自然、和合靈性!這里只是大概的介紹咨詢原理和方向,具體的內容和方法都需要咨詢中根據咨詢者的情況來設定,同類型問題的原理和方向是類似的,大家可以參考來了解自己,但每個人的情況不一樣,成長經歷和性格不一樣,需要溝通的內容和方法就不一樣,需要的思維模式內容和發展內在自我的方式就不一樣,需要詳細了解成長經歷和個人性格來設計具體內容。所以這里只是大概的介紹原理,沒有內容和方法,不明白原理的咨詢者可以和我們交流。
三 、潤軒心理咨詢中心祝福
【潤軒心理:方向比努力更重要】咨詢一開始,都是先溝通方向,方向懂了之后才能朝著正確的方向添磚加瓦。而且,很多咨詢者一開始自己的方向肯定不對,如果方向對了也不會出問題了;這時就需要放慢不急,先認真理解正確的方向,如果一定要在自己錯誤的方向上,著急的尋找方法改變外在表現,那無疑還是在走錯誤的老路。結果就是:圖勞而無功。只有當自己獨立的把正確的方向理解和講解的明明白白了,你的成長才真正開始了,不然只是在假裝努力。
【潤軒心理:理性的看待問題】我們的系統咨詢中,第一次和第二次咨詢僅僅是溝通討論咨詢方向,只要咨詢者理解了咨詢方向,那就達到了我們的咨詢效果,就可以了;每次咨詢都是達到我們咨詢設定的效果,并不是達到咨詢者想要達到的效果。如果你只是想找個方法,快速的改變外在表現和人際關系,那對我們而言是想直接改變一棵樹的葉子和外面的風雨,屬于方向錯誤,我們沒有這樣的方法,我們的方向是針對土壤和根部。(轉載請注明來自“潤軒心理咨詢中心”)
|
潤軒社區 ??| ??人才招聘 ??|?? 友情鏈接 ??|?? 聯系我們
![]() ![]() 聯系電話:13396559345 微信號:13396559345 津ICP備2021006002號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