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 、咨詢者情況簡介
咨詢者,女,21歲,大二學生;因社交恐懼癥、眼神不自然、不懂得如何與他人相處、總擔心自己影響別的同學、心理沖突矛盾等問題而參加心理咨詢咨詢。咨詢者小時候家庭條件不錯,和母親的關系比較親近,父親對她管束比較嚴格,對成績的要求比較高,經常批評和訓斥,幼兒園的時候很膽小,不愿意去上學,講話很少;小學和同學們相處時放不開,不敢積極回答問題,反應比較慢,成績一般,很害怕老師,上講臺或發言時很緊張,害怕被別的同學笑話,在學校里總是唯唯諾諾;初中開始成績好了一些,但性格還是放不開,不敢主動的和班里同學交往,初三當了化學課代表,每次收作業的時候都特別緊張,害怕別人有意見,和異性說話不敢看對方;高中每天過的比較壓抑,總感覺自己比較怪,很少和別人講話溝通,害怕別人議論她,怕自己說話別人不愛聽,總害怕自己落單,怕沒有朋友,心理沖突矛盾非常多,因此還休學了一年;大學這兩年壓力小了一些,但心理沖突還是比較明顯,和舍友的關系還行,但不親密,面對強勢的人總是很緊張,不敢和別人鬧矛盾,說話要想很久,怕自己說錯話讓別人討厭,眼神和別人對視時不自然,經常一個人獨來獨往,很害怕別人不喜歡她。
這類情況屬于典型的心靈成長障礙:內在自我缺失、外在自我退縮、思維模式負面偏激,強烈的心理沖突和矛盾讓咨詢者長期陷入痛苦中。咨詢者從小沒有注重過自己內在自我的發展,父母也沒有太多關注她的心靈成長,反而對外在的成績要求比較多,咨詢者內在不安,思維模式也不正確,每天胡思亂想、敏感多疑,外在生活自然也處理不好。這方面需要系統的接受自我和合心理體系的學習成長,這類社交恐懼癥的咨詢需要思維模式和自我感兩個方面的成長,通過掌握和諧自然、符合規律的思維模式,讓思想成熟起來,成熟思想下可以有正確的想法和心態,同時,讓內心世界慢慢的好起來;自我感是社交恐懼恢復的重點,沒有自我的人,無法從社交恐懼中擺脫出來,所以要安定下來,做真實的自己,把穩定的自我感發展起來,自我感穩定了,思想成熟了,就可以脫離外在的影響,自然而然的做自己。
二 、咨詢者詳細成長經歷自述
我家的條件挺好的,對吃穿用品方面不自卑,但和別人交往方面很自卑,我從小就膽小,經常害怕別人不喜歡我,媽媽對我要求低一些,關系還行吧,但溝通也不多,我爸很強勢,對我的要求很高,每次做不好她都罵我,和我爸一直不親近,現在都很怕他,害怕他批評我。我幼兒園的時候就很害怕去學校,我媽說每次都要哄很久,還不愿意和別人一起玩,很少主動講話,都是別人問一句答一句。小學的時候我也放不開,害怕老師提問我,老師一問我,我就緊張,頭腦一片空白,什么也不記得了,就特別害怕別人笑話我,反應也很慢,特別是背課文,都背不下來,每次都是最后還背不下來的那幾個人,被老師點名罰站,還有寫作文,每次都分數很低,成績也不好,大部分都剛及格,回家就很害怕我爸問我的成績,小學過的很難受。
初中比小學好點,成績也好些了,會背課文了,能背會了,上初一前,表姐教了我一些英文單次,所以英語一開始學得很不錯,英語老師很喜歡我,我發現我慢慢會學習了;我的性格方面還是那樣,不會主動的去和別人聊天,別人和我開玩笑我就會臉紅,初一初二沒有想太多,都把精力花在學習上了,很少和別人一起玩,只有兩個朋友,都是女孩,她們也比較內向,其他的同學見面的都不打招呼,特別是男同學,看到他們都低著頭走過去;初三的時候當了我們班化學課代表,化學成績比較好,每次老師都讓我早上收作業,我就特別緊張,特別是收到男同學那里,如果他們總是看著我,我就特別不自然,不敢看對方,身體有時候都有點發抖。
高中是我最壓抑的幾年,那個時候問題全面爆發了,心理每天都在胡思亂想,徹底不和別人來往了,每天都感覺自己是一個怪物,害怕別人議論我,總覺得別人好像在看我,很害怕自己的狀態影響別人;我不敢和別人多說話,說完一些話之后總要反復的想,總害怕自己哪句話說的不對,讓別人討厭我,上體育課的時候,很害怕落單,還有吃飯放學后,如果是我一個人走,就感覺特別難受,怕別人說我很怪,不合群。每次和別人說話都是裝出來的,強迫自己說幾句,特別害怕沉默的場合,如果兩個人都不說話,我的心理會一直緊繃著。我高三還休學了一年,吃了一年的藥,也看過很多的資料,緩解了很多,但我感覺還是沒有從根上解決問題。
大學比高中好多了,沒有了學習壓力,現在和舍友的關系還不錯,但都沒有交心,只是表面的客氣,沒有特別親密的朋友;遇到事情,一般都是我妥協,不敢和別人發生沖突,害怕別人不喜歡我,還有和高中一樣的,就是說完話總要反復的想,害怕自己說錯了,害怕說了不該說的話,有時候說話前會想很久,心理壓力很大,好像腦子都遲鈍了,我對別人的評價特別在乎,別人不高興了,我就很擔心,總感覺是我的錯,害怕得罪人?,F在和別人眼神對視時間很短,而且很不自然,和父母在一起也是這樣,眼神不敢自然的交流,我現在最擔心的就是我的狀態會不會影響別人,我發現別人和我在一起也很緊張了,有些人都愿意搭理我,我也不懂得和別人如何相處,內心好像是一個空殼,不知道該說一些什么。
三 、心理咨詢師系統咨詢簡介
經過詳細的會談分析判斷,咨詢者的情況屬于中度的社交恐懼癥,心理沖突壓抑比較明顯,思維模式不合理,人際關系損害程度比較明顯,內在自我不穩定,自我感明顯缺失,經過了兩個療程八個月的系統心理咨詢咨詢,咨詢者已經恢復了健康的心理狀態。咨詢者掌握了自我和合的思維模式規律,形成了自己的思想體系,有了自己和合獨立的想法和感覺,同時,脫離了外在的影響,初步發展起來了自己的內在自我。咨詢要點:第一療程建立和諧自然、符合規律的思維模式和感受模式,感悟社會和生活,形成獨立和合的思想體系;第二療程疏導并完善內在心靈的負面壓抑能量和情結,認知并完善本性和性格,“構建”內在自我,內化自我體系,讓心靈成長起來,形成真實的自我感和價值感,恢復靈性。
咨詢者從小內心就開始退縮,社交恐懼癥的根源就是心靈長期的退縮和不安,內在退縮后,安全感自然就會缺失,在每天的外在生活中,她肯定會內向放不開,害怕出錯害怕批評,她做事自然就會唯唯諾諾、瞻前顧后,慢慢就出現了心理沖突,這種沖突只會加劇內心的不安,越是不安就越是控制外在,整個生活重心就陷入了外在,以外在生活為主,自然就會失去了內在自我,沒有內在自我的人,生活都是刻意和控制的,不再是隨心而發的。這樣時間長了,就會影響一個人的感知能力,讓一個人陷入錯誤中而無法自拔,形成了惡性循環。
缺乏自我和合心理體系的人——他人的多個價值觀念在他們腦海里產生沖突,自己無法將其融合成統一的體系!每一個理念都有它特定的價值體系,如果學習后無法轉換到自己的價值體系里,亦或是沒有自己的人生體系,這樣會導致價值錯亂、思維偏激、身心猶豫、心靈沖突,最終導致人性失去靈性,思維變的機械教條、追求完美、偏激迷茫!通過掌握自我和合的思維模式,形成穩定的內在自我感,就可以化解沖突。
心理健康需要個人成長過程中形成符合本性自我的心理體系,這個體系就好比一本書的書名和標題目錄;體系相對符合本性并完善就可以獨立適應環境,體系相對偏離本性或不完善就會出現心理問題,自我心理體系相對偏離或不完善的程度越高心理問題就越嚴重;而體系混亂且自我無法整合就會出現神經癥性心理障礙,體系崩潰就會造成精神病性心理障礙。自我和合體系療法就是輔助咨詢者完善或重建自我心理體系,幫助咨詢者與心理體系融合后達到自我和合的狀態。有了自我和合的心理體系,外在的一切事物都可以在自己的體系里隨心的理解和感受,不再會有沖突和矛盾。
四 、潤軒心理咨詢中心祝福
【自我和合心理體系:思維模式的改變】我們的咨詢者學會了每一個思維模式之后,需要自己在生活中再多理解和感悟,舉一反三,真正的理解透徹了,然后把自己的理解和感悟講解出來;一個人真正的懂了規律,知道了自己過往的錯誤,就可以在生活中慢慢的放下錯誤的思想,鍛煉出正確的思維模式規律。這個過程中肯定會有艱辛和難受,但這也是成長需要付出的代價。
【自我和合心理體系:方向重于一切,讓心慢下來】我們的咨詢者,一定要先認真的理解好方向,到底什么是心理問題,到底咨詢的方向是什么,是要調整什么,不可以調整什么,把方向理解透徹了,清晰了,自然做起來就容易了。如果不懂方向,稀里糊涂的要求自己,那樣作用就很小了;每天多看看心靈圖,如果你調整的是外在,那方向根本就不對,這個時候就需要理解和思考,讓自己明白正確的方向,然后按照咨詢內容,一步一步的做好就是了。我知道大家著急好起來,可是再著急也不能亂來,理性一些,想早些好起來,更需要按照我們的方向一步一步的做好,不然反而好的很慢。
【自我和合心理體系:心靈成長】如果你總是抱著否定的態度,你永遠也感覺不到你的成長和變化;如果你總是不肯定你的成長,你永遠也不會成長起來;有些人,不管他有多少變化,他都是一副否定的嘴臉,其實這類人,方向從來就沒有對過!因為他還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成長,他的方向一直是錯的,依然是停留在外在的。(轉載請注明來自“潤軒心理咨詢咨詢中心”)
|
潤軒社區 ??| ??人才招聘 ??|?? 友情鏈接 ??|?? 聯系我們
![]() ![]() 聯系電話:13396559345 微信號:13396559345 津ICP備2021006002號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