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治療者情況簡介
治療者,女,26歲,已婚,大學本科畢業,某事業單位職員;父母都是學校老師,從小家教嚴格,對治療者的要求也較高,母親比較強勢,給治療者的壓力比較大;治療者從小比較內向膽小,遇到事情總是很緊張,怕父母責怪,做事總是循規蹈矩,得不到別人的認同時總是會很難受,容易自責后悔。和老公是父母介紹認識的,剛開始還好,但婚后經常吵架,去年生小孩后,總是情緒低落,沒有精神,經常做噩夢,一個人的時候容易緊張恐慌;在家照顧孩子的時候,看到刀或者尖的東西,總會想到如何傷到孩子怎么辦?甚至會想到自己去傷害孩子,想到孩子不小心撞到桌角怎么辦?自己知道這是不對的,不要去想,可是控制不??;治療者對自己的想法很恐懼,感覺自己很殘忍,由此引發了心理沖突;這一年以來,不但沒有緩解,而且泛化到了生活中,看到尖銳的物體,總想到會傷害孩子,這個念頭總是擺脫不了,后來泛化到擔心傷害自己或丈夫,出現強迫思維和強迫意向;在網上查資料的時候,不慎看到了密集恐懼癥的圖片,開始去關注密集的小物體,知道沒有必要,但控制不住,總是想到那張圖片;治療者對聲音也比較敏感,特別是晚上有一點聲音就睡不著了,為此總是失眠,第二天精神狀態很差;治療者意識到自己的心理障礙并主動參加心理治療治療。治療者的情況屬于神經性心理障礙,以恐懼和強迫為主,經過潤軒心理系統療程的治療,改變了治療者偏激負面的思維模式,化解了恐懼強迫的心理情結,讓心靈得到了相應的成長,找到了真實的自我感和價值感,心理障礙基本得到。
二、治療者自述
我小時候主要是奶奶帶著的,爸爸媽媽是老師,工作比較忙,經常是晚上才能見到,奶奶對我比較好,小時候感覺還是比較輕松快樂的;記得有一次爸爸媽媽吵架,我在旁邊一直哭,他們都不理我,后來是奶奶把我抱走的,這件事一直記得,但好像現在也沒有什么影響了??赡苁怯幸粋€弟弟的緣故吧,弟弟比我小兩歲,總感覺他們喜歡弟弟,不喜歡我;去哪里都是帶著弟弟,把我放到家里的,那時候不懂,也沒有太難受。
上小學之后,成績蠻好的,但父母的要求比較高,媽媽每天會檢查我的作業,做不好的話就會罵我,當時感覺還是有壓力的,每天晚上都很擔心;因為媽媽是學校的老師,所以其他老師和同學對我都很好;我從小就比較獨立,什么事情都喜歡藏在心理,不想和別人說;父母也經常對親戚說我比較孤僻。小學畢業的時候沒有考好,考完后很害怕,我當時回家的時候就哭了。
初中過的比較平淡,我朋友不多,大部分時間都是自己一個人;同桌和前面的同學總是喜歡取笑我,讓我很厭煩,感覺他們總欺負我,我想調座位,但不敢和老師說,就忍著了。初中的成績算是中等偏上,媽媽依然會監督我的學習,每天放學后都要準時回家,有時候回家晚了,她就會發火;那時候很想看電視,但媽媽從來不讓我看,總是讓我一個人在房間里學習。
高一時我心理就不太好了,總是很壓抑,感覺生活沒有意義,課余時間大家都在說笑,但我總是很無力,自己一個人看著書,聽著他們的說話;高二的同桌比較好,經常和我說話,感覺蠻開心的;經常出去參加一些活動,父母管的也不是那么嚴格了,自己也放松了;高三比較緊張,但我已經不太喜歡學習了,感覺題目很難,很多題都不會做,也不想去問別人和老師,高考只考了四百多分;父母也沒有辦法,只好讓我復讀,復讀的一年太痛苦了,每天過的都很壓抑,總是擔心自己明年考不好,父母也總是責罵我,給我很大的壓力,感覺當時就有點強迫了;每天心理都很亂,也平靜不下來看書,現在回想起來那都是一種折磨。
大學的時候好一些了,心理不那么亂了,就是對別人的話很敏感,總是怕別人說我不好;可能是復讀太痛苦了,我大學每天都會上自習,成績一直非常好,是班里的第一名;我經常一個人在圖書館和教室,不愿意和舍友出去,感覺她們看不起我,說話總是傷害我。有一個舍友剛開始和我關系蠻好的,但后來就和其他的人好了,當時感覺很受傷。
工作是父母幫我安排的,蠻輕松的;我一直沒有談過戀愛,也不懂得如何談,不敢主動和別人接觸,也不知道該說什么;后來和父母的一個朋友的兒子認識了,他們有意讓我們好,就這樣接觸了幾個月就結婚了;我感覺自己就是一個悲劇,婚后的生活中,發現了他很多的缺點,很多都不能容忍,經常吵架,然后一個人默默的流淚,也沒有人說話,心情就很不好;有了孩子后,我的問題就出現了,做飯的時候就會想,如果拿刀去傷害孩子怎么辦?我知道不應該這么想,但總是控制不??;后來發展為看到尖的物體就會想到傷害孩子,站在陽臺上會想如果把孩子仍下去會怎么樣?這些念頭每天都會出現,我每天都在控制,很痛苦,感覺自己對不起孩子,自己很殘忍,一看到孩子就緊張,甚至不敢抱著孩子,擔心突然松手摔傷孩子。。
后來去醫院,醫生說是恐懼癥,開了一些藥;我回家后在網上看了看恐懼癥的介紹,看到了一張很惡心的密集恐懼癥的圖片,結果自己也出現了密集恐懼,看到窗簾密集的圖案就感覺很惡心,很不舒服;每天眼睛都很難受,不知道該看哪里,視線很遲緩,有時候還控制不住的去想一些密密麻麻的事物;我把情況和老公說了,可他根本無法理解,只讓我去看醫生;現在我不敢帶孩子出去,怕自己突然暈倒,更怕自己控制不住的傷害了孩子。慢慢的對周圍的一切都很敏感,怕別人說我不正常,怕自己成為精神病,晚上總是失眠,哪里有點動靜我就睡不著了,對聲音很敏感,控制不住的去聽一些細微的聲音,大腦不受控制的自己運轉,總是擔心發生不好的事情,有時候別人打呼嚕,我就一直聽著,整晚不能睡覺,非常的難受,很困但又不能睡。
我知道自己心理問題很嚴重,我會好好的配合的,希望你們可以治療好我,我看了你們的一些治療案例,很信任你們,只要能夠治療好,時間長一些沒事的,我知道不可能很快就好的;我查過資料發現我有:強迫癥、恐懼癥和抑郁癥。
三、治療師治療簡介
治療者的情況屬于神經性心理障礙,這類問題一般都與成長環境和教育方式有關系,從收集的資料來看,治療者的從小家教嚴格,成長中壓力比較大,遇事容易緊張,成長環境中引發的長期焦慮是強迫思維的誘因;同時,治療者的心靈比較弱小,總是把事情壓抑到心理,不能很好的排解出去,生活婚姻中遇到問題時,也不懂得去正確的解決,而是選擇退縮壓抑,這種負面的壓抑能量堆積過多之后,就會爆發出來,而這種爆發是不受自己的控制的,這也是強迫思維和強迫意向的根源;治療者心靈相對弱小,所以容易出現恐慌不安,沒有自我感和價值感,容易受到他人評價的影響。
治療者的治療經過了兩個療程,五個半月的時間,基本得到。治療中,逐步改變治療者不良的思維模式,初步的穩定外在自我,通過理解和感悟內在心靈,認知自我;最后進行了心靈的疏導,化解內在的負面壓抑能量,通過心靈課程的學習,提升心靈的高度,形成真實的自我價值感,恢復靈性自信。治療分為四個階段:自我和合心理系統的治療步驟(身體、心理、靈性)
1、?疏導求助者的成長經歷或者事件的整個過程,找出沖突的根源:讓我們痛苦、焦慮和壓抑的一般不是事情本身,是我們對事情的看法,以及事情對我們內心本我所產生的影響;所以首先需要調整求助者的身心狀態,傳授一些身心訓練技巧,同時與求助者者建立信任的治療關系,充分了解求助者的身體、心理和靈性的沖突根源。
2、?指導緩解表層意識、前意識和潛意識的沖突對抗,建立自我和合的思維模式:與求助者一起分析沖突所引起的偏激思維模式,啟發求助者從深層意識和表層意識對偏激極端思維的覺知,并輔助求助者建立自我和合思維系統,讓求助者可以從平衡、樂觀和積極向上的心態下思考問題,并作出明確的自我定位。
3、?通過心理治療技術溝通意識和潛意識,化解沖突,建立自我和合體系:運用各類心理技術,通過自我和合體系的建立(家庭系統、支持系統、人生系統),引導求助者找出化解內心沖突的方法;現實環境往往是導致心理障礙的原因,所以求助者需要作出改變現實不良環境的有效計劃。
4、?激活靈性的和合感覺,變成一個自我和合的人,提升心靈的層次和境界:身體和心理的發展過程中,如果發生沖突而造成靈性的喪失,人就會變的教條、刻板、追求完美、患得患失;當靈性基本完全喪失時,心理障礙就產生了;所以最后必須注入靈性,才是從根本上治療心理障礙;每個人的靈性需求與他的內心感受息息相關,我們會在治療中逐步的發現整理,并通過求助者最容易接受的方式提升心靈的層次和境界!
治療者經過半年多的治療,狀態恢復的較好,強迫思維和強迫意向基本消除了,雖然偶爾還出現,但影響很小了;聲音恐懼癥和密集恐懼癥完全了;良好的思維模式對生活和婚姻的幫助很大,治療者和老公的關系也有了好轉,感覺生命清晰了,有自我了。
四、潤軒心理治療中心祝福
人活著是需要平衡穩定的;當身體不平衡穩定的時候,會出現身體疾??;而當心靈不平衡穩定的時候,會出現心理問題;身體疾病可以治療好,心理問題也可以調整好;所以遇到心理障礙時,不用太過擔心,通過改變不良的思維模式,讓心靈成長起來,就可以調整好自己。相信她掌握了自己的心靈,在人生路上,可以擁有自我節奏感,奏出適合自我的樂章。
潤軒心理治療中心擁有系統療程治療神經癥的方法,神經性心理障礙的治療都需要讓心靈成長起來,通過掌握自我和合的思維模式來理解和感悟規律,當心靈的高度超過現實需求時,才能徹底治療好。心理治療的目的是讓一個人認知自我本性,激發靈性,發展求助者的創造性潛力及完整的人格,從而擁有真實的自我感,而不是單純的治療癥狀;自我和合心理系統也是以此為基礎發展而來,以“外在自我”和“內在自我”為兩條主線,系統深入的輔助求助者認知、感悟和完善自我,找到真實的自我感和價值感,恢復靈性本性,建立自我和合的心理體系。
神經癥(抑郁癥、焦慮癥、恐懼癥、強迫癥)都是經過很多年的積累形成的,并不是一下子出現的;所以它們一旦出現,都會經過四個階段:發生、泛化、整合發展、落幕;只有順利的通過四個階段,心理障礙才會消失,人的心靈也會得到很大的成長;但很多人都會把問題停留在泛化的階段,自己并沒有能力去整合和發展,所以會很多年都好不了;自我和合心理系統可以引導治療者順利的度過這四個階段,通過改變不良的思維模式,以及對本性和性格的認知,讓治療者的心靈成長起來。(轉載請注明來自“潤軒心理治療中心“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