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 、咨詢者情況簡介
咨詢者,女,29歲,大專學歷,已婚,沒有在工作。因家庭聚會緊張放不開、害怕眼神對視、總覺得別人在看她、不敢放開做自己等問題而參加心理咨詢。咨詢者小時候和爸媽生活在一起,爸爸脾氣不好,對她的否定比較多,經常因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發火,發火的時候聲音很大,她從小就有些害怕父親,和父親溝通交流很少;媽媽不愛發火,但也是喜歡否定,經常說她做事做的不好,經常拿她和別人家的孩子比較。她從小性格偏內向,膽子比較小,家里來人的時候都不敢見,說話聲音很小,不敢發表意見,也因此經常被父母數落。小學的時候過的比較輕松,成績很好,老師也比較喜歡,比較放得開;初中開始比較在意別人的看法,開始關注自己在別人心中的形象,總覺得自己的性格不好,害怕別人不喜歡,變的有些拘束放不開;高中和異性在一起就緊張不自然,容易臉紅尷尬,和異性在一起不知道說什么,和熟悉的同性在一起還可以,但不熟悉的就有些尷尬,沒有話題聊,有時候路上碰到了,也會不知所措。她大學只和宿舍的幾個人玩,和班里其他同學交流的很少,大學比較輕松,遠離家庭,她感覺更自由更開心,經??葱≌f。
畢業后在外地工作,工作還可以,雖然不是很放得開,還也能的應付,在領導面前就很不自在,說話都會緊張,和男同事在一起不太敢對視,工作中需要和男同事溝通時就會打退堂鼓,溝通的時候也總是放不開。工作兩年后就結婚了,懷孕后就開始帶孩子,這幾年都沒有工作,人就越來越自卑,感覺自己沒有價值,和老公的關系一般,老公脾氣不好,總是容易發火,她也會很難受;這兩年對視恐懼越來越嚴重了,害怕和別人目光交流,不敢長時間看別人的眼睛,眼神總是閃躲,她認為這樣很不禮貌,怕別人誤解她,特別是聚會的場合;親戚聚會的時候很難受,大家圍坐在一起有說有笑,她卻融不進去,害怕說的話沒水平,心理不放松,身體也緊繃著,害怕被大家提到或關注,吃飯的時候總覺得別人看著她,對身邊靠的近的人很敏感,總覺得別人在關注她,特別害怕去參加聚會,別人到她家做客也會有壓力,不知道和別人說什么,害怕冷場讓雙方尷尬,不敢靠近別人,害怕和別人親密接觸,沒有什么朋友。一個人在家里的時候就沒有這些問題,一個人的時候很輕松自在,和老公在一起也還好,偶爾會不自然,和父母在一起也會不自在。
二 、心理咨詢師系統咨詢簡介
經過詳細的會談分析,咨詢者的情況屬于中度的社交恐懼癥,以聚會恐懼、對視恐懼、害怕被關注、放不開拘束等問題為主,她出現問題的時間比較長,明顯感覺到壓力有四五年,自己感覺痛苦但又無法擺脫,嘗試了很多方法,但依然是緊張不敢對視;經過了兩個療程五個月的系統心理咨詢,咨詢者已經恢復了健康的心理狀態。咨詢后,咨詢者恢復了穩定的內在自我,可以踏實的做自己,不再總活在外在,開始安心的活在內在,有了自己的思想和主見,思想矛盾和沖突基本沒有了,思想可以很順暢的服務心靈,心靈沒有了壓抑和束縛,安全感和踏實感也越來越多。
咨詢者的問題屬于內在心靈成長不足,很明顯的就是小時候被否定太多,心靈得到的滋養太少,形成的思維模式也不合理,她的思維模式總是習慣性的否定自己,導致思想壓力比較大,思想負擔比較多,錯誤的思維模式時常束縛壓抑心靈,導致了是心靈的弱小不安,面對別人時就會緊張放不開拘束。小學不太在意外在表現和別人的看法,所以沒有什么問題;初中開始在意外在表現和別人的時候,心靈的壓抑和負擔就開始加劇,心理開始退縮,生活重心慢慢的轉移到了外在,總是關注和在意外在,高中和大學也是這樣過來的,內在自我感不足,活在外在比較多,內心弱小外在也放不開。懷孕后沒有了工作,心靈得到的支撐更少了,自卑感開始增加,對自己的否定也開始增加,心靈更加弱小敏感,心虛不安就會不敢對視,害怕眼神交流,心虛敏感就會總感覺被別人關注,總覺的別人看著她。
這幾年由于眼神不自然,與人相處尷尬不自在,她的生活重心都是敏感關注外在,對內在心靈的關愛支撐更沒有了,心靈得不到滋養,就無法強大和踏實,外在表現也就無法好起來。但咨詢者自己并不懂這些方向,只會一味的要求外在,總想把外在控制好,總想改變外在表現,但是外在只是表面的,如果根源的問題不解決,表面的問題就會一直存在。咨詢者內在自我感的缺失,會導致她不敢靠近別人,因為無法隨心的交流,她都是刻意控制活著,和別人離得遠一些還好,靠近的時候心理負擔更大,不自然尷尬更明顯,害怕讓別人發現,害怕別人誤解,心理的壓抑和負擔更多了,所以這些年都不敢和別人親近交往,就算有些人想靠近她,她也會疏遠和躲避,結果自然是心靈比較孤單,朋友比較少。
人有內在自我和外在自我,如果我們只是關注外在自我,活在外在發展外在,不去關心內在發展內在,那當外在發展到一定的階段,需要內在自我支撐的時候,內在心靈的虛弱無力感就會暴露出來,這時就會產生緊張恐懼不安,如果思維模式不合理,否定懷疑自己有問題,就會對內在心靈造成更大的傷害,心虛不安就會加重,從而引發一系列的問題。健康的人是活在內在的,內在自我感比較穩定,外在是內在的隨心而發,外在不是靠刻意控制而存在;那些活在外在控制外在的人,只會越來越不自在,眼神表情不自然,甚至會強迫。我們的咨詢不是去改變外在表現,而是要發展內在心靈,只有內在心靈成長起來,自我感恢復了,隨心的做自己,外在表現才能好起來。
咨詢不是直接控制和改變外在表現,這樣是好不了的,咨詢需要內在心靈的成長,在心理咨詢中,方向比努力更重要,如果都不明白方向,只是一味的去控制和改變外在,效果并不大。社交恐懼癥的咨詢需要思維模式和自我感兩個方面的成長,通過掌握正確的思維模式,讓思想成熟起來,成熟思想下可以有正確的想法和心態,不再束縛和壓迫自己;同時,讓內心世界慢慢的好起來;內在自我感是社交恐懼恢復的重點,內在自我發展不起來,無法徹底從社交恐懼中擺脫出來,所以要安定下來,做真實的自己,把穩定的自我感發展起來,自我感穩定了,思想成熟了,就可以脫離外在的影響,自然而然的做自己。
三 、潤軒心理咨詢中心祝福
【潤軒心理:每個人成長的早晚不一樣】每個人,都是從幼稚到成熟,從糊涂到清醒,從弱小到強大,一步一步的在打磨和雕琢更好的自己。成長的過程都需要我們親自去付出和思考,不用去羨慕別人的好,只需去做你自己該做的。
【潤軒心理:成長是什么】心靈的成長往往是由內而外的,當我們總是關注于外在的時候,對內在的成長是并不利。而且,成長首先是思想的成長,思想的正確和成熟,咨詢者需要認真對待咨詢內容,掌握好正確的思維模式規律。
【潤軒心理:主動面對的人更容易活出自我】小時候真傻,居然盼著長大,15歲時,誰都別想指揮我怎么做;25歲時,誰能告訴我應該怎么做;35歲時,除了這樣我還能怎么做。(轉載請注明來自“潤軒心理咨詢中心”)
|
潤軒社區 ??| ??人才招聘 ??|?? 友情鏈接 ??|?? 聯系我們
![]() ![]() 聯系電話:13396559345 微信號:13396559345 津ICP備2021006002號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