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?、咨詢者情況簡介
咨詢者,男,38歲,已婚,大專學歷,某國企科室科長;因開會或聚會場合心慌焦慮、身體僵硬發抖難受、開會發言預期焦慮恐懼、社交視線對視恐懼癥等問題參加系統的心理咨詢咨詢。咨詢者小時候和父母、爺爺奶奶一起長大,生活在農村,有一個哥哥和一個姐姐,生活條件比較艱辛,哥哥姐姐很早就不讀書了,在家里幫忙干活供他上學,父親的脾氣不好,對他比較嚴厲,成績考不好的時候會經常性的指責他,給他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壓力;咨詢者性格比較膽小,內向不愛說話,很害怕考不好,不敢和同學發生矛盾,怕父親責罵他。小學四年級之前在村里上學,教學水平比較差,五六年級在鄉里上學時就跟不上進度,但不敢告訴父母,還經常被鄉里的同學欺負,不敢還手;初中的時候到了縣里上學,因為穿著吃飯等方面不如別人,很自卑,特別害怕別人嘲笑自己,不會交朋友,不會和別人相處,考試成績差的時候不敢和家人說,甚至騙父母,每天晚上住在親戚家里,經常被親戚的孩子欺負,總是默默忍受著,被嘲笑是鄉下人;高中的時候住校,和舍友的關系不錯,性格開朗了一點,逐漸的開始有了一些朋友;大專的時候舍友抽煙喝酒,對咨詢者影響很大,一直忍受了三年,心理很難受又不敢發作。
工作后咨詢者不太會處理人際關系,不會說話,和領導的關系很一般,不知道怎么和別人去相處,幾年后才慢慢的好了一些,同齡的人早都升職了,他現在才當上科長,經常要發言講話,每次開會搞活動的時候都很緊張心慌,身體緊繃難受、心理焦慮恐懼,說話顫抖身體發抖,被別人看著就不自在,越是重要的會議恐懼焦慮就越嚴重。咨詢者的情況屬于自我感嚴重缺失后導致的身心不穩定,心理健康的狀態下,咨詢者應該是心靈穩定,開會和聚會的時候感覺和想法隨心而發,自然而然;而咨詢者現在的心靈退縮了,在開會和聚會場合,容易被外界所影響,心靈在外界的刺激下緊張不安,同時引起身體的緊繃顫抖,身心不自然;在以往負面失敗的感受體驗積累下,預期焦慮恐懼越來越明顯,心理進入了負面恐慌的惡性循環。需要通過系統的心理咨詢,一步一步的引導咨詢者形成健康的思維模式和感受模式,讓思想成長成熟起來,恢復穩定的自我感,感受和想法隨心而發的時候就可以了。
二?、咨詢者自述
我小時候生活在一個大家庭里,爺爺奶奶還有我父母都住在一起,旁邊就是我叔叔家,農村里一個大院子,我有哥哥和姐姐,我的年齡要小一些,家里的條件不是很好,為了供我上學,哥哥姐姐很早就不上學了,父母每天都很忙很累,我父親的脾氣不好,母親要溫和一些,父親對我很嚴厲,經常會職責我,成績不好的時候就會罵我,還打了我一次。我從小就膽小,懦弱,內向,不愛說話,不敢和別的同學發生矛盾,很害怕別人欺負我,遇到什么矛盾父親總是罵我,所以回家也不敢說,家里面的溝通也不多,一家人坐在一起其樂融融的感覺很少,家里的氣氛總是緊張的,所以我們都很害怕犯錯,犯錯就要挨罵,因為經常性挨罵,所以每次犯錯的時候心里壓力非常大。
我小學大部分時間都是在村里上學,也沒有老師,就是村里一個讀過書的人代課,那個人正好和我家有矛盾,所以經常在課堂上針對我,我又膽小,不敢和家里人說,每次都被很多人嘲笑;五六年級到鄉里了,發現成績很差,跟不上,什么都不會,鄉里的同學喜歡欺負外來的人,我經常被他們欺負,不敢還手,也不敢和老師說,怕他們報復我,家里人也不敢說,慢慢的更沉默了。初中的時候就是自卑,父母把我轉學到了縣里,住在我姨媽家,姨媽的孩子比我小,但總是欺負我,我害怕姨媽姨夫說我,所以不敢得罪他,我的衣服和學習用品也不如別人,很自卑,基本沒有什么朋友,也不會說話,總害怕別人笑話我;我的成績初二的時候不好,我不敢告訴父母,就騙他們,后來被他們發現了,知道我的成績是假的,我父親就打了我一次,這件事對我影響還是挺大的,一直心里都挺記恨他的。
高中住在學校的宿舍里,我們宿舍八個人都是農村的,所以比較合得來,經常一起上學,一起吃飯,關系挺好的,那段時間很快樂,我變的開朗了很多,也自信了一些;在教室里還是比較內向,回答問題聲音都很小,不太敢當眾發言,很在意別人的眼光。大專到外地上的,覺得離開家里會好一點,一開始覺得解放了,抱著很大的期望,到了之后感覺條件也不好,學校很一般,宿舍里面的幾個人都是抽煙喝酒的,我和他們不合群,經常被他們說沒出息,我不知道怎么和他們相處,申請換宿舍,可學校不給換;就這樣忍著過了三年,晚上聞著煙味,特別難受,但我比較懦弱,也不敢和他們吵,只是自己一個人忍著,總是自責自己沒能力;他們還經常和別的同學說我沒出息,讓其他的同學也經常議論我,當時覺得特別難受。
工作后就是比較木訥一些,不會來事,不會討好領導,不太會處理人際關系,不會和領導處理關系,一直得不到重用,遇到機會總是退縮,總是否定自己,覺得自己不行,不過這些年過來都好了很多了,現在和一般的同事朋友在一起都可以輕松的交流了,熟悉的朋友聚會也都可以放開的說話了,我感覺都好了??勺詮膬赡昵爱斂崎L后,經常要去開會,做一些報告,突然就不行了,每次都有很大的心理壓力,每次通知開會都會有崩潰的感覺,特別是有重要領導的時候,覺得都要暈了,怕自己中途出岔子,心慌的很嚴重,手心里面都是汗,自己一個人在辦公室想著都害怕;有幾次自己感覺快不行了,都中途借故離開了,給領導的感覺很不好,可在會場里,身體非常的難受,心慌焦慮的不行,整個人精神都快崩潰了,特別是上臺發言的時候,身體會控制不住的顫抖,有時候說開了還好一些,如果突然不知道說什么的時候,就更嚴重了,持續性的身體緊繃著;有時候白天聽到明天要開會,晚上就焦慮的睡不著了,很害怕自己出什么幺蛾子;現在更嚴重了,在一些家庭聚會和朋友聚會的時候也會緊張,見到重要的領導也會很緊張,控制不住自己的,感覺自己適應不了人際交往,能力不夠。
三?、心理咨詢師系統咨詢簡介
經過系統的心理會談和心理測試,按照我們潤軒心理咨詢中心的診斷標準,咨詢者的情況屬于中度偏重的心理問題,主要癥狀有:開會預期焦慮、開會發言恐懼、聚會場合恐懼、身體緊繃不自然、社交視線恐懼癥;經過了三個療程九個多月的系統心理咨詢,咨詢者建立起了穩定的內在自我,降低了外在環境對自我的影響,形成了成熟獨立的思想和隨心而發的自我感,恢復了健康的心理狀態。
咨詢者的情況屬于自我感嚴重缺失后導致的身心不穩定,心理健康的狀態下,咨詢者應該是心靈穩定,開會和聚會的時候感覺和想法隨心而發,自然而然;咨詢者現在心靈退縮和弱小了,在外在環境的壓力加大后,比如開會和聚會場合,就容易被外界所影響,心靈在外界的刺激下緊張不安,沒有穩定的自我感做支撐,就會引起身體的緊繃顫抖,身心不自然;再在一些負面失敗的感受體驗積累下,預期焦慮恐懼越來越明顯,心理進入了負面恐慌的惡性循環,這時,咨詢者會感覺到心靈是空虛的,沒有安全感,沒有精神和靈魂的寄托,沒有發自心靈的把握感和掌控感來支撐自己。咨詢中,需要一步一步的引導咨詢者形成健康的思維模式和感受模式,讓思想成長成熟起來,恢復穩定的自我感,感受和想法隨心而發的時候就可以了。
心理健康需要咨詢者成長過程中形成符合本性自我的心理體系,這個體系就好比一本書的書名和標題目錄;體系相對符合本性并完善就可以獨立適應環境,體系相對偏離本性或不完善就會出現心理問題,自我心理體系相對偏離或不完善的程度越高心理問題就越嚴重;而體系混亂且自我無法整合就會出現神經癥性心理障礙,比如恐懼癥和焦慮癥;咨詢者的自我心理體系就沒有建立起來,在童年不良的成長經歷下,咨詢者一直沒有安全感,心靈放不開自己,發自靈魂的穩定的自我感是缺失的,內心世界以負面消極壓抑為主,缺乏積極樂觀自信的感覺,沒有真實的自我價值感,不敢自我肯定和自我認同;所以當外在自我中遇到重大阻礙時,咨詢者自我心理體系更加混亂了,無法隨心自如的把握自己適應環境,而是在心靈空虛恐慌焦慮下進入了惡性循環。自我和合體系療法就是輔助咨詢者完善或重建自我心理體系,幫助咨詢者與心理體系融合后達到自我和合的狀態,擁有穩定的自我價值感,以及支撐自己所需要的思想體系和自我感體系。
心理咨詢的效果最終都在于心靈的靈性運轉,化解迷茫極端的停滯或死循環。自我和合心理系統通過思維模式的完善以及心靈的疏導,讓咨詢者達到和諧自然的狀態,感悟自我節奏感,形成自我和合的靈性運轉。人生的兩個循環:?1、正面和合的循環:遇到事情——心理平衡、樂觀、積極向上——看到的是正面——感覺也是正面的——行為就是正面積極的——結果就會是正面好的——更加心理平衡、樂觀、積極向上——看到更多的正面——感覺更加正面積極——靈性增加——身心靈和合......(心理狀態會很好)2、負面偏激的循環:遇到事情——心理擔心、緊張、消極壓抑、恐懼不安——看到的是負面——感覺也是負面的——行為就是消極負面的——結果就會是負面不好的——更加心理擔心、焦慮、消極壓抑——看到更多的負面——感覺更加負面消極、恐懼不安——喪失靈性——身心靈失衡......(長時間就會得焦慮癥、恐懼癥等心理障礙)
四?、潤軒心理咨詢中心祝福
潤軒根據心理問題的特點,以心理問題形成過程中造成的心靈退縮為基礎,對咨詢者各個方面的問題進行輔導成長;潤軒心理認為:咨詢者各個方面的成長如果不能順利進行,僅僅調節問題本身,是無法治愈心理問題的;同時即使心理問題暫時解決,但由于受到其他方面成長的壓力,過后也很可能再次復發。下面是一個咨詢者輔導成長的七個方面:
1、人格心理沖突:內心本我、現實自我和觀念超我的沖突;通過對不合理信念的討論和分析,化解求助者外在自我和內在心靈的沖突,讓身心和合穩定。
2、思維模式不良:一系列因偏激、壓抑、雜亂等思維所形成的不良思維模式;通過思維模式系統的學習感悟,結合求助者的實際情況,改變偏激負面的感受、想法和行為,幫助求助者健康自我和合的思維模式。
3、體內壓抑能量過多:堆積在心靈深處的壓抑能量無法疏導出去;通過放松、呼吸、冥想、自由聯想等方式疏導內在心靈堆積的負面壓抑能量,解開壓抑的情結。
4、身心靈性缺失:找回失去的靈性,恢復自己的靈性狀態;每個人出生后都帶著一份靈性(本性),這一份靈性的發展決定著一個人成就的高低;當個人在環境教育的影響下思想深入了一個獨特的領域時,如果不能正確的理解和運用這個領域,而是進入迷茫和逃避的陷阱,那他就會逐漸的開始喪失靈性;靈性的喪失必然導致了身體、心理和靈性的失衡,身心本能的會去阻止靈性的喪失,從而在本能和現實之間產生極大的沖突,造成心理障礙。通過對內在心靈和本性性格的感悟,找到自我靈性。
5、本性自我太弱?。赫一乇粔阂值叫撵`深處的本性自我;打破外在虛幻的自我;通過心靈課程的學習,穩定和提升心理狀態,增強內在心靈的安全感,讓本性自我得到成長和發展。
6、沒有自己的人生體系:建立自我和合體系,對身心有和合的把握感和控制感,防止類似的心理問題再次發生,同時指導自己人生的健康發展。
7、對人際關系、工作發展和情感心理等方面進行心理輔導,幫助求助者進一步領悟生活。由于求助者長期的心靈退縮,導致對人際關系、工作和情感方面的發展停滯,特別是深層情感方面的退縮,通過系統的心理咨詢輔導,基本得到了穩定,但還需要在自我和合心理系統的指導下,進一步在生活中多運用和聯系,活出全新靈性的自我,找到真實的自我感和價值感。
|
潤軒社區 ??| ??人才招聘 ??|?? 友情鏈接 ??|?? 聯系我們
![]() ![]() 聯系電話:13396559345 微信號:13396559345 津ICP備2021006002號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