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 、咨詢者情況簡介
咨詢者,女,37歲,高中學歷,已婚,有孩子,在堅持工作;因社交恐懼癥、心情低落抑郁、赤面恐懼癥、異性面前總是拘束放不開、害怕和不熟悉的人打交道等問題而參加心理咨詢。咨詢者小時候和爺爺奶奶在一起生活,和奶奶的關系很好,爸媽在外工作,每年見一兩面,初中之前都在農村,性格偏內向,膽子比較小,爸媽對她也很好,只是在一起的時間很少,沒有內心的交流,小時候經常感覺是一個人獨處,爺爺奶奶對她的否定多一些,表揚比較少。小學一開始成績一般,學習能力差,經常被批評,反應也慢,不敢回答問題,經常站起來不敢開口,被老師和同學笑話,和同學關系還可以,有幾個好朋友,五年級的時候成績好了一些,得到幾次表揚。
初中比較壓抑,過的很不好,轉學到了市里,和爸媽在一起了,住在租的房子里,在學校里沒有認識的人,感覺和別人很不一樣,突然從小地方到了大城市,心底里比較自卑,總覺得什么都不如別人,變的更內向不愛說話,不敢和同學深交,也不敢讓同學去她家,家境不好感覺很丟臉,比較封閉自己,把心思都花在了學習上,學習成績還可以,但人際關系不好,基本沒有什么朋友。高中相對初中輕松了一些,成績也還可以,人也變的漂亮了,但總覺得男生會注視她,特別不好意思,覺得戀愛是很不好的事情,那時候就容易臉紅了,特別是和異性在一起,被他們注視的時候就會緊張臉紅,不敢看他們,放學了就回家,很少和朋友出去玩,人多的時候就放不開自己,只和一個人在一起的時候還好一些。
高考后沒有考上大學,就和爸媽在一起工作了,在廠子里上班,女孩子比較多,環境也比較封閉,什么事情也都有爸媽幫忙處理,她感覺自己什么都沒有學會,不懂得怎么和別人交流,不敢和別人打招呼,她覺得別人會說她不禮貌、太高傲,事實上是她心里很自卑,不懂得怎么樣打招呼,害怕別人不搭理她,不懂得和別人怎么親近,內心也渴望朋友。和老公的關系還不錯,但也很少有心理交流,老公也比較內向,話不多,不太喜歡交流,和老公在一起偶爾也不自在;她感覺自己對異性完全不了解,從小都沒有和異性相處的經驗,和異性面前就特別拘束,總是會不好意思,害怕和男的太靠近,甚至害怕看他們,害怕被他們注視,總覺得很尷尬,特別害怕自己出現臉紅,可是越是害怕就越是臉紅,怎么也控制不住,又害怕異性誤會她有什么不好的想法,心理總是有負擔,怕別人說一些難聽的話,害怕別人對她有不好的評價。
現在的工作環境變了,壓力比較大,人際關系也比較復雜,很多的勾心斗角,有時候感覺別人很假,表面一套背后一套,她的心情經常不好,感覺做什么都沒有意思,感覺自己不快樂,總是愁眉苦臉,內心沒有力量,感覺自己很弱小,不愿意和陌生人打交道,很沒有安全感,只想和熟悉的家人在一起,沒事的時候就喜歡待在家里,不愿意出門,有點害怕出門,每次上班都要鼓起勇氣,害怕別人很強勢,不敢和別人發生沖突,男性多的場合很不自在,總覺得別人在看著她。和別人面對面說話的時候,眼神不敢一直看著,看一兩下還可以,時間長了就很不自然了,就想躲避,讓別人也很奇怪,很莫名其妙,很害怕別人因此對她有不好的看法。
二 、心理咨詢師系統咨詢簡介
經過詳細的會談分析,咨詢者的情況屬于重度的心理問題,屬于內在心靈成長不足引起的心靈壓抑和社交恐懼,以情緒低落、內在心靈弱小不安、社交場合緊張放不開、異性恐懼、赤面恐懼等問題為主,經過了四個療程一年半的系統心理咨詢,咨詢者已經恢復了健康的心理狀態?,F在已經有了穩定的內在自我感,恢復了自己的快樂和興趣,內心成長踏實穩定了,可以坦然的面對人際關系,異性面前也踏實了下來,對異性關系有了更深的了解和放開,不再有思想負擔和躲避,臉紅也很少出現了,對臉紅沒有了思想負擔和顧慮,內心可以坦然的接受面對;工作中,面對領導和強勢的人,有了自己的節奏感,不再總是逃避和退縮,可以坦然面對,陌生人面前也沒有問題了,不再擔心別人的注視,也可以坦然的注視別人,眼神交流比較輕松,隨心的做自己了,不再需要控制和躲閃,達到了預期的咨詢目標。
每個人的心靈退縮都和成長經歷有關系,咨詢者小時候的環境對心靈成長不利,心靈溝通太少,和外界的接觸太少,所以會比較內向膽小,家庭環境更多的是否定,也會造成她的心靈退縮,初中到了市里,自卑感加重了,心靈退縮更多,不敢放開和別人交往;這些經歷形成了她錯誤的思維模式,在后期的生活中,錯誤的思維模式就會一直壓迫束縛心靈,導致心靈無法成長起來,緊張弱小壓抑的感覺就會一直存在;工作后,隨著環境壓力的增大,人際關系更復發的時候,她的內心就會承受不了,出現抑郁情緒,心情低落,感覺生活沒有意思,緊張害怕的感覺也會加劇。簡單說,就是成長環境壓抑了心靈,形成了錯誤的思維模式,在思維模式的壓迫下,心靈一直無法成長起來,外在生活就會一直受到影響。
這是原理舉例分析:人就好比是一棵樹,內在就是根部,外在表現就是葉子;心理健康的人是活在根部,心理很踏實和安定,外在的風吹雨打和枝葉搖晃他都不太會在意,會感覺外在的風吹雨打和枝葉搖晃是正常的,所以不太會被外界干擾和影響,而且會隨心的從外在找快樂;但心理不健康的人,土壤和根不好,不安定,總是活在枝葉上,每天在意和控制著枝葉,當外在好的時候就沒問題,一旦外在不好的時候,內在的不安就會暴露出來,心理就特別不穩定,容易被外界風吹雨打影響,長期活在外在,內在的本性和自我就缺失了,心理收縮后就放不開,不能自然而然、隨心而發的與人溝通,心理經常敏感多疑胡思亂想,容易緊張心慌,容易追求完美,害怕自己表現不好,害怕別人不好的評價和看法,不敢放開融入別人,不知道說什么,不能做自己,與人相處的時候心理不安后眼神表情就不自然了,會回避不敢與人對視,不知道該看哪里,被多人注視的時候不自在,不能自然的眼神交流,對別人的舉動很敏感,表情容易尷尬不自然,害怕影響人際關系,容易自卑羞愧或退縮的人,會習慣性的迅速臉紅,開始敏感亂想,在意別人的看法,越是在意臉紅,越想控制改變,反而越容易臉紅,時間長了就形成條件反射,在特定場合就會習慣性臉紅。
咨詢者的情況也是如此,根部弱小了,就是內在心靈弱小了,從小的土壤就不太好,也就是形成的思維模式不太好,土壤不行,根就無法強大,葉子就不好;內心沒有安全感,外在的事情就沒有勇氣去面對,心理就會一直退縮逃避,退縮越久內心越弱,癥狀也自然會越嚴重。但解決問題不能只是想著改變葉子,直接改變葉子不管用的,有些人每天不去改變土壤,卻總是在意風雨,風雨就是別人的看法和評價,每天很在意別人的看法和評價,對自己的成長更是沒用,反而帶來很多負擔和壓力。心理咨詢是需要改變土壤,讓根強大,但是咨詢者往往想著改變葉子,改變風雨,總想著改變外在表現,得到好的評價,得到好的人際關系,所以咨詢中,需要跟著我們的方向走,不然是走不出來的。有些咨詢者總是擔心顧慮著葉子不好怎么辦,風雨怎么辦,其實不用想的,你的土壤好了,根強大了,葉子自然就好了,你根本就不怕風雨了,這些擔心和顧慮也就不存在了。怎么樣改變土壤,怎么樣讓根強大,我們會有系統的內容安排的,咨詢者認真溝通討論成長就行。
有些咨詢者總是擔心,這么多年了,還能好嗎?說心理話,我們認為沒有好不了的,只有方向不對的,不去堅持的人。在我們的咨詢中,心態放平和的,放慢不急的,安心跟著咨詢走,一步一步成長的人,基本都了,每個人都是可以成長起來的,只是你很著急,你想很快改變好,那當然不可能的。土壤的改變和根的成長最少五個月,很多人咨詢一兩次就想變好,這是不現實的,對于輕度的咨詢者,一兩次會好很多,但也只是表面的好,并不是真正的,時間長了又可能不行了,因為并沒有真正成長起來呢,嚴重一些的咨詢者,好轉就需要六七次,甚至一個療程的,心理咨詢不可能很快的,試想一下,你用了幾十年的思維模式,要想改變過來,沒有幾個月可能嗎?掌握正確的思維模式的學習過程都要三個月,思維模式改變后,還需要心靈成長的時間呢!而且,就好比你去駕校學習一樣,這個時間只是你拿到駕照的時間,只是你可以上路開車需要的時間,并不是你開車技術和別人一樣熟練了,和別人一樣熟練還需要更多的時間!所以,請給自己的時間。
三 、潤軒心理咨詢中心祝福
【潤軒心理:給心靈一些時間】做事情需要時間:學英語需要幾年,學跳舞需要幾年,高中需要三年,學開車需要半年,生孩子需要十個月,陪孩子成長需要好多年,學廚師需要幾年......心靈的成長呢?這也是一種學習,也需要時間,不同的事情需要的時間不同,我覺得,心靈成長的時間是一輩子的,日新月異,如果沒有這個認識,那還是沒懂,懂了的人就不急了;我們基礎的心靈成長需要五個月。
【潤軒心理:阻礙自己的往往是自己】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,我們會形成自己的思維方式,然后用自己的思維方式看待這個世界,用自己的思維方式處理遇到的問題,當用自己的思維方式無法解決某個問題,并掙扎了很久之后,我們就會認為這個問題是無法解決的,一切說可以解決的人都是騙人的,是不可信的。其實,阻礙我們的往往都是我們自己,問題到底能不能解決,最起碼,我們可以嘗試換一換自己的思維方式,也許,就解決了呢。(轉載請注明來自“潤軒心理咨詢中心”)
|
潤軒社區 ??| ??人才招聘 ??|?? 友情鏈接 ??|?? 聯系我們
![]() ![]() 聯系電話:13396559345 微信號:13396559345 津ICP備2021006002號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