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咨詢者情況簡介
咨詢者,男,42歲,已婚,在工作;因不敢直視別人、自卑悲觀不快樂、和別人交流沒有話題、害怕被大家孤立、和別人總有距離感等問題而參加心理咨詢。咨詢者小時候和父母生活在一起,父母關系還可以,母親脾氣不好,比較嚴厲,管的比較多,對他的否定批評多一些,表揚肯定很少,父親在外面工作,每個月回家兩次,待一兩天就走,和他的溝通交流不多;母親喜歡抱怨,總是抱怨父親不在家,什么都要她操心,也經常抱怨他不懂事,喜歡拿他和別人比較,說別人家的孩子怎么怎么好,說他的性格不好,沒有別的孩子會說話。上小學他還是比較快樂的,有一幫朋友一起玩,學習成績一般,上課不敢發言,課堂上不是很主動。中學被幾個同學嘲笑穿的鞋子都快破了,開始變的越來越自卑,總覺得自己不如別人,成績也不好,個子也不高,穿著也普通,開始在意別人的看法;后來慢慢的不敢和別人對視,特別害怕和女孩子相處,害怕給別人不好的印象,和大家在一起都是配角,不主動講話,不敢放開融入別人。
咨詢者工作20多年了,一直也都是自卑,對他自己不滿意,不是很喜歡自己,總是自我否定,遇到困難總是抱怨,特別消極,和同事走不進,總有距離感,也不是很合群;聚會的場合很不自在,身體緊繃不放松,害怕自己沒話題,害怕讓身邊的人不舒服,不敢直視別人,總覺得這樣不禮貌,好像看不起別人似得;臺上發言很緊張,不敢上臺,害怕被大家關注,突然上臺就會頭腦空白,不知道說什么;走在路上都不敢去看別人的眼睛,總是低著頭,害怕遇到同事,打招呼都感覺很有壓力,打完招呼也不知道說什么,害怕讓雙方尷尬;大家一起說話的時候,總想參與進去,可害怕他的話題別人不感興趣,很害怕被大家忽視,害怕別人覺得他格格不入,也不知道怎么接別人的話,每次都裝的不在意的樣子,但心理很不安。咨詢者的快樂感不多,負能量比較多,經常感覺壓抑,過的不開心,總喜歡和別人比較,不如別人的地方就有落差感,感覺別人過的都比他好,心理就很難受。他也想改變自己,想努力去融入別人,想多和別人眼神交流,但每次嘗試都讓他更難受,更不自在,現在經常逃避社交場合。一個人的時候還算輕松,家里人面前還可以,問題不大,親戚聚會就放不開。
二、心理咨詢師系統咨詢簡介
經過詳細的會談分析,咨詢者的情況屬于中度的社交恐懼癥,內在心靈被壓抑束縛的弱小不安,導致內在自我感不足,無法隨心放開的做自己,刻意控制外在活著。心虛不安就會不敢直視,害怕眼神交流,眼睛是心靈的窗戶,心靈都不安了,眼睛自然不敢對視;自我感不足就會沒有話題,不知道說什么,不能隨心的做自己;刻意控制關注外在就會不自然,比較在意外在表現,在意別人的看法,心理不安就會害怕不如別人;心理退縮弱小就會害怕靠近別人,和別人有距離感,變的內向孤僻;心靈被否定束縛多了,就會自卑不自信,感覺自己不如別人。經過了三個療程八個月的系統心理咨詢,咨詢者已經恢復了健康的心理狀態;現在已經可以踏實的和別人對視,恢復了自信心,對自己有了肯定和認可,不再覺得不如別人,和別人相處可以放開了,自我感越來越多,話題也越來越隨意,碰到認識的人內心踏實穩定了,表現不好時也內心基本穩定,可以坦然的面對,思想負擔也越來越少。
咨詢者的內在心靈中學開始就退縮了,沒有成長起來,中學之前我們一般比較幼稚,活的簡單,中學開始慢慢的心智成熟,如果之前的家庭環境教育不太好,形成了錯誤的思維習慣,就可能會壓迫束縛自己,特別是他遇到了別人的嘲笑議論后,錯誤思想開始懷疑否定自己,壓迫了內在心靈,導致內在自我感沒有發展起來。出現不敢對視后,他更加否定自己,感覺自己不如別人,自卑感就會加劇,越來越在意外在表現,在意別人的看法,活在了外在表面,忽視了內在心靈的成長。工作后也是一樣,他都是在意糾結外在活著,對自己的否定壓迫很多,心靈就越來越壓抑弱小不快樂了。他雖然也嘗試努力改變,但也都是控制和改變外在表面,并沒有找到問題的根源,無法讓內心成長起來。
咨詢者問題的根源是內在心靈的退縮弱小,錯誤的思維模式壓迫心靈了,如果只是關注于表面的癥狀,糾結抱怨表面的問題,而不去改變思維模式,不讓內在心靈成長起來,是無法解決問題的。這也是為什么咨詢者自己去努力都不管用,因為他自己都是調整控制表面,自己無法改變自己的思維模式,也無法發展內在自我感。在我們的系統咨詢中,會安排系統的思維模式內容和心靈成長內容,咨詢需要內在心靈的成長,而不是去控制改變表面。
可以看看這個例子,來理解咨詢原理和方向:人就好比是一棵樹,內在就是根部,外在表現就是葉子;心理健康的人是活在根部,心理很踏實和安定,外在的風吹雨打和枝葉搖晃他都不太會在意,會感覺外在的風吹雨打和枝葉搖晃是正常的,所以不太會被外界干擾和影響,而且會隨心的從外在找快樂;但心理不健康的人,土壤和根不好,不安定,總是活在枝葉上,每天在意和控制著枝葉,當外在好的時候就沒問題,一旦外在不好的時候,內在的不安就會暴露出來,心理就特別不穩定,容易被外界風吹雨打影響,長期活在外在,內在的本性和自我就缺失了,心理收縮后就放不開,不能自然而然、隨心而發的與人溝通,心理經常敏感多疑胡思亂想,容易緊張心慌,容易自我否定,害怕自己表現不好,害怕別人不好的評價和看法,不敢放開融入別人,與人相處的時候心理不安后眼神表情就不自然了,會回避不敢與人對視,不知道該看哪里,被多人注視的時候不自在,不能自然的眼神交流,內心退縮后就會沒有話題,不知道說什么,害怕冷場,害怕讓別人尷尬,害怕表現不如別人,自尊心比較強,害怕被別人笑話,總是刻意控制活著,刻意找話題,害怕被別人忽視,想靠近別人,但又不敢靠近別人,刻意控制久了就會活的很累,活的不快樂。
咨詢者的情況也是這樣的,根部弱小了,內在心靈弱小了,活在葉子上,活在表面,刻意控制外在活著。咨詢不是直接控制和改變表面的葉子,而是需要根部的成長和踏實。系統咨詢步驟:安定、真實、成熟獨立脫離外在、有自我感、隨心自然。咨詢會安排每一步的心理成長內容,咨詢者認真理解和感受每次內容,內容不難的,認真對待就行;學習正確的思維模式規律,一步一步的讓心理慢慢的安定和穩定,然后做真實的自己,成熟獨立后脫離外在的影響,最后把內在自我發展起來,面對別人,能夠安定隨心的融入做自己的時候,就好起來了。這方面的咨詢需要思維模式和內在自我感兩個方面的成長。
三、潤軒心理咨詢中心祝福
【潤軒心理:為什么要多看咨詢圖】咨詢圖,可以很清晰的告訴我們,做什么是有用的,做什么是沒用的。咨詢的重點不是改變癥狀,而是思路,有正確的思路,有明確的方向,然后堅定的往前走。沒有方向的話,只能這里弄一下,那里調整一點,心理依然茫然混亂。
【潤軒心理:思路和結果】做一道題時,最重要的是思路,對整道題有清晰的思路,每一步做什么,最后推理得出結果。有些人,總是盯著結果,不管自己的思路是否清晰,也不管自己的推理是否符合邏輯,只是想著趕緊把結果弄出來。這樣就算這個問題結果對了,但你沒有正確思路,也不是真正的懂了,以后遇到類似問題依然還是不行。
【潤軒心理:方向的理解】有一種方向是自己想要的方向,還有一種方向是正確合理的方向。首先,我們需要理解自己想要的方向對不對,是否是合理正確的,如果自己想要的方向,是錯誤不合理的,那就需要放棄自己的方向;不能繼續用正確的方法,去達到自己想要的方向,這樣也是沒用的哦。(轉載請注明來自“潤軒心理咨詢中心”)
|
潤軒社區 ??| ??人才招聘 ??|?? 友情鏈接 ??|?? 聯系我們
![]() ![]() 聯系電話:13396559345 微信號:13396559345 津ICP備2021006002號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