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 、咨詢者情況簡介
咨詢者,男,32歲,已婚,大專學歷,從事銷售工作;因表情恐懼癥、眼神總是盯著別人、影響到了工作和人際關系、眼睛很累目光呆滯等問題而參加心理咨詢。咨詢者小時候家庭環境還可以,父母關系挺好,對他也比較寬松,他性格開朗活潑貪玩,經常調皮搗蛋;小學就不愛學習,成績不好,班里的倒數幾名,坐在后面和不愛學習的同學一起玩,沒有太多負擔,只是每次考完試回家的時候,害怕父親批評;初中也過的很輕松,成績也不好,老師不喜歡,喜歡打游戲,因為成績和貪玩的事情,經常被老師批評,他也不太在意;高一高二也過的很輕松,和同學在一起也放得開,經常一起打球,一起開玩笑,在普通班里,老師也不要求成績,只要按時上課就行,高三父親因病去世,對他的影響比較大,他感覺自己不能混日子了,覺得需要承認家庭的責任,開始認真學習,性格變的沉穩了很多,因為父親的事情也有些自卑,不愿意讓別人知道,刻意和同學保持了一些距離,不像以前那么隨意。
大學就想好好學習,想變得強大勇敢,主動的參加各種社團活動,一開始還挺好,后來喜歡上了社團里的一個女孩,主動去追求結果被拒絕了,他覺得很難堪,被大家看笑話了,之后看到那個女孩就有一些不自然,不太敢看那個女孩,再后來對她身邊的朋友也不敢看,碰到了都會刻意的走開,他就感覺自己很懦弱,覺得自己不應該這樣,就強迫自己去看她們,眼神不再躲避,結果越來越不自然,讓她們也很不舒服。和其他同學的交往中,眼神交流的時候也感覺不對勁,總是直直的盯著別人,目光很呆滯,不看別人的話感覺不禮貌,總看著別人又不知道該看哪里,總覺得自己的眼神很犀利很不友好,讓別人很不舒服,問了舍友,舍友說他眼神是有些怪怪的,他就更加在意,總是控制自己的眼神柔和一些,害怕別人對他有意見,弄得他自己每天活的很累。
工作后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他,因此不敢和別人深交,路上碰到別人都不自在,一對一的時候眼神更加不自然,人多的時候還好一些,害怕一對一目光對視,總覺得眼神是呆滯的,總覺得自己的眼神不友好??偸强刂撇蛔〉亩⒅鴦e人看,眼睛很不舒服,影響了同事,他認為盯久了同事也很難受,很多同事因此都疏遠他,也不敢看他的眼睛,自己因此就很內疚,害怕傷害到別人。和家人在一起也會不自在,和老婆好一些,以前對孩子沒有,現在看孩子都很不自在,感覺眼神讓孩子害怕,總擔心影響孩子的成長,父母面前眼神也放松不下來。這幾年都不愿意參加聚會,有聚會就找理由不去,自己內心渴望交朋友,但是又沒辦法面對,經常責備自己沒用。他每天總想著控制自己,希望把眼神控制的自然一些,對表情眼神的問題過度的關注,對別人的一舉一動很敏感。
二、心理咨詢師系統咨詢簡介
經過詳細的會談分析,咨詢者的情況屬于中度的目光表情恐懼癥,以目光總是盯著別人、表情眼神不自然、害怕傷害別人、害怕影響人際關系等問題為主。這方面屬于社交恐懼癥方向,內在自我感缺失,刻意控制外在和活在外在,是我們潤軒的咨詢方向,經過了三個療程一年的系統咨詢,咨詢者已經恢復了健康的心理狀態,現在已經可以放松下來,眼神可以自然輕松的交流了。咨詢者的問題主要是內在自我感不足,內在自我的發展不夠,一直以來過度的活在外在,依賴外在,當外在受到打擊之后,內在心靈就不穩定,無法坦然的面對,不能隨心而發的生活,他也不懂得去發展自己的內在自我,而是刻意控制外在,刻意關注外在,不自然不自在的狀態就會出現,越是控制在意外在,內在自我感就會越缺失,問題也會越加重。健康的人的表情眼神都是隨心而發的,需要內在自我感穩定,隨心的做自己,眼神表情都是隨心的,如果變成刻意控制和關注,那就會變的僵硬不自然,變得直直的盯著別人,越控制越嚴重。
人的成長分為內在本性自我和外在環境自我的成長;內在本性自我是原本的自我,是我們的生命體,是我們出生的時候攜帶的一種精神屬性,是我們存在的根本;而外在環境自我,是在家庭環境、教育環境和社會環境的要求下形成的自我,是為了生存而形成的外在自我。一般來說,從我們記事起,基本都是在發展我們的外在環境自我,只是偶爾關注內在本性自我;而當外在環境自我受到壓制或打擊時,我們會或多或少的開始關注自己的內在本性自我。遇到傷害時,我們會通過內在的快樂而轉移外在的壓抑,可是,如果我們長期忽視內在自我,只依靠外在活著,就會失去自我,找不到自己,自我感缺失。當外在的打擊過大,或者過于控制關注外在,長期活在外在時,靈性就缺失了,內在本性自我就不足以緩解外在環境的壓力,自我感不足,只能刻意控制活在外在,逃避退縮不敢面對。咨詢需要慢慢的發展內在自我,把生活重心從外在移到內在,讓內在自我成長起來,最終放開外在。
咨詢者的問題的根源不是眼睛,也不是表情,所以不是改變表面癥狀就有用的,而且表面的癥狀也直接改變不了,問題的根源是內在自我感的缺失,所以咨詢的是內在,不是外在。心理咨詢的目的是讓一個人認知自我本性,激發靈性,發展咨詢者的創造性潛力及完整的人格,從而擁有真實的自我感,而不是單純的咨詢癥狀;自我和合心理系統也是以此為基礎發展而來,以“外在自我”和“內在自我”為兩條主線,系統深入的輔助咨詢者認知、感悟和完善自我,找到真實的自我感和價值感,恢復靈性本性,建立自我和合的心理體系。系統咨詢步驟:安定、真實、成熟獨立脫離外在、有自我感、隨心自然。咨詢會安排每一步的咨詢內容,你一次一次的學習和理解,然后獨立講解出來,變成自己的東西,學習正確的思維模式規律,一步一步的讓心理慢慢的安定和穩定,然后做真實的自己,成熟獨立后脫離外在的影響,最后把內在自我發展起來,面對別人,能夠安定隨心的融入做自己的時候,就了,眼神表情就會自然而然,隨心而發,無需刻意控制和關注。
三 、潤軒心理咨詢中心祝福
【潤軒心理:為什么要學習規則?】你的原則構成了你這個人。這話什么意思?一言以蔽之:任何人的歸宿都是他自己。你有什么樣的原則,就會遇見什么樣的人。你有什么樣的原則,就會成就什么樣的人生。你值不值錢,就看你的原則值不值錢。做人呢,最重要的就是愛自己。但很多人都沒學會愛自己,凡事都喜歡退避忍讓、委曲求全,而沒有建立自己為人處世的底線和原則。有時候奉行吃虧是福的人,得到的是鄙視。做個捍衛自我的人,反而贏得了尊重。自由自在的生活,在我的解釋里,就是精神的文明,生命的過程,無論是陽春白雪、青菜豆腐,我都要嘗嘗是什么滋味,才不枉來這么一遭??!
【潤軒心理:我們的咨詢者理解思維模式規律】什么是確認偏誤?就是如果你一旦相信一個東西了,就會尋找支持自己理論或假設的證據,選擇性的注意和收集信息(排斥其他不利信息),并按照支持自己的想法或邏輯來解讀獲取的信息,從而推導出一個符合自己意愿的事實或真相。其實這個事實或真相是武斷的、片面的,所以心理學家稱之為“確認偏誤”。確認偏誤會引發人性的兩大弱點。第一個人性弱點:每個人只能看見自己想看見的世界。當一個人內心充滿某種情緒或想法時,心里就會帶上強烈的個人偏好暗示,繼而就會去現實中搜尋相關信息,最終形成一種‘真是如此’心理定勢。每個人看見的世界也只是自己內心的世界。第二個人性弱點:以自己看見的世界來想象別人。(轉載請注明來自“潤軒心理咨詢中心”)
|
潤軒社區 ??| ??人才招聘 ??|?? 友情鏈接 ??|?? 聯系我們
![]() ![]() 聯系電話:13396559345 微信號:13396559345 津ICP備2021006002號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