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 、咨詢者情況簡介
咨詢者,女,34歲,離異,自己帶小孩,在堅持工作;因表情恐懼癥、目光眼神閃爍不自然、對視視線恐懼癥、自卑沒有自我等問題而主動參加心理咨詢。咨詢者從小和父母溝通交流不多,父母不太喜歡女孩,對她弟弟很寵愛,對她沒有耐心,很少關心包容,事情做不好就會批評指責,很少有表揚,很多家務活都讓她做,導致她從小心理就自卑,總害怕父母不喜歡她,父母在家的時候她就會有壓力,不是很放得開,一直到現在和父母的交流都很少,打電話說不了幾句就沒話說了。上小學的時候成績不好,但做事比較認真,和老師的關系不錯,和同學相處的也可以;初中成績好了一些,有幾個很要好的朋友,每天一起玩,后來發生了一次矛盾,大家不歡而散,對她的影響很大,每次遇到她們都會不自然,不敢看她們,也不說話,心理有些壓抑;中專性格比較內向,害怕鬧矛盾,不敢輕易得罪別人,和同學們的關系很一般,對自己各個方面也比較自卑,覺得自己不如別人,在優秀的異性面前愛臉紅,不敢和他們對視。
畢業后在親戚開的店里工作了兩年,過的也并不開心,總覺得寄人籬下,親戚有時候也比較過分,很多家務活也讓她做,工資也不高。后來在別人的介紹下結婚了,對老公也不是很了解,因為自卑自己也放不開,也不敢挑剔別人,婚后才發現老公不會關心人,做事總是不尊重她,不顧她的感受,總是說她什么都做不好,所以經常爭吵,懷孕的時候都會打她,每天都是壓抑的生活著,孩子五歲的時候因為老公出軌的影響,就離婚了。離婚后,心理問題開始加重,總害怕別人看著她,心理特別慌亂,特別自卑,不敢和別人眼神交流,總是躲避別人的眼神,很害怕別人知道她有問題,害怕同事看不起她,人多的場合很不自在,表情尷尬不自然;最近兩年更嚴重了,和別人說話的時候眼睛不知道看哪里,總是要控制眼睛,導致她的表情都是僵硬的,眼神也很呆滯,她覺得這些癥狀讓別人很尷尬很不舒服,讓別人很討厭她,慢慢的都在疏遠她。她很擔心這些問題會影響她的孩子,害怕孩子變的和她一樣。
二、心理咨詢師系統咨詢介紹
咨詢者第一次打電話過來就很壓抑痛苦,介紹情況說到一半的時候就哭的很傷心,哽咽的說不下去,心理的負面壓抑積累的太多了,這些年都沒有真正的釋放自己,無法和別人傾訴和溝通,心里話只能憋著,痛苦只能憋著,不滿只能壓抑著,機器上的垃圾積累多了都會反應遲鈍,更何況人呢,如果不懂得如何清理負面壓抑能量,反而每天還在持續積累,生活會一直痛苦。她也嘗試過改變自己,但都無法堅持下去,她的方法都是直接改變外在表現,控制自己的眼神表情,這樣的方向是錯誤的,解決不了她這樣的問題,咨詢只能從內在自我出發,內在的成長才能咨詢好外在的癥狀。
經過詳細的會談分析,咨詢者的情況屬于中度偏重的社交恐懼癥,外在表現以眼神表情不自然、對視恐懼、視線恐懼等癥狀為主,內在的問題主要是思維模式錯誤、生活重心錯誤、內在心靈弱小不安、自我感缺失;經過了三個療程一年的系統心理咨詢,咨詢者已經恢復了健康的心理狀態,現在已經可以很好的適應環境,可以隨心自然的做自己,眼神對視時輕松不緊張了,敢于看別人的眼睛,也知道該怎么看了,表情可以隨心放開了,有了自信和自我肯定,可以踏踏實實的生活,過自己的日子,不再總因為外在的變化而責備內在自我,心理穩定了,看懂了生活和人際關系,有了自己的主見和認識,可以用自己的想法去判斷生活,可以堅持自己的想法和感覺,不再輕易被干擾了。
咨詢者從小的成長過程中,成長經歷環境導致內在自我發展不足,導致思維模式錯誤,在初中和朋友發生矛盾之后,內在自我的弱小開始暴露,在錯誤的思維模式下自我封閉和壓抑,不敢放開做自己,人開始變的自卑壓抑;婚姻的不幸進一步加重了內在的不安和壓抑,徹底失去了自我和方向,開始懷疑和否定自己,內在的不安導致自己不敢暴露在大眾面前,社交恐懼癥自然也隨之加重了;心理不安就會出現視線恐懼癥,害怕別人注視,自卑后就不敢看別人了,刻意的活在外在表面,不能隨心而發的生活,表情就會不自然不自在,思維模式就會敏感多疑胡思亂想,就會開始覺得影響別人,讓別人不舒服,害怕別人會討厭她,心理壓力更大了,每天會活在心慌不安中。她從小的心靈退縮逃避必然導致自我感不足,思維模式負面偏激,總是用錯誤的思想控制和壓迫心靈,導致心靈弱小,外在生活中自然緊張放不開,進而又自卑自責壓抑自己,內在心靈更弱小了,外在更緊張放不開了,每天重復這樣的惡性循環。
社交恐懼癥的根源是心靈長期的退縮和逃避,導致自我感缺失了,陷入到了對外在的人和事的緊張和擔心中,不敢做真實的自己,心靈越來越虛幻,心靈退縮后就會不安,經常胡思亂想,敏感多疑,總怕別人議論自己,很在意別人的看法,在社交場合,由于心理不安,自卑和自我否定,就會顧慮和擔心焦慮很多,雜亂的思緒很多,不敢放開與人溝通,在一次一次的擔心中強化了癥狀。社交恐懼癥的咨詢需要思維模式和自我感兩個方面的成長,通過掌握和諧自然、符合規律的思維模式,讓思想成熟起來,成熟思想下可以有正確的想法和心態,同時,讓內心世界慢慢的好起來;自我感是社交恐懼恢復的重點,沒有自我的人,無法從社交恐懼中擺脫出來,所以要安定下來,做真實的自己,把穩定的自我感發展起來,自我感穩定了,思想成熟了,就可以脫離外在的影響,自然而然的做自己。
關于是否需要藥物配合咨詢的問題:有些咨詢者會問,需不需要配合藥物咨詢配合,首先需要搞清楚他們的作用,藥物咨詢只是控制和緩解精神壓力,所以只能起到緩解壓力和癥狀的作用,但解決不了心理問題,思維模式和內在自我成長的問題只能心理咨詢來解決。因此一般是這樣的,如果問題比較嚴重,自己平時在生活中根本無法調整自己的心態想法,無法理解和運用咨詢內容,而是基本上都陷入壓抑和痛苦中,那一般就需要配合藥物咨詢,因為心理狀態沒辦法調節,單純依靠心理咨詢就不行了,需要藥物控制緩解的情況下,再進行心理咨詢;如果是輕中度的問題,自己平時可以調整自己的心態想法,可以理解和運用咨詢內容,那直接心理咨詢就可以了。本案例里面的咨詢者,由于時間比較長了,痛苦自己都可以承受,也相對比較穩定了,并且可以調整自己的心態想法,所以直接心理咨詢就可以。
三 、潤軒心理咨詢中心祝福
【潤軒心理:建立起健康的思維模式規律】通常的情況下,我們認為壓力只會給人帶來負面影響,但一些心理學研究發現,帶來負面影響的是我們的思維方式,而非事情本身。在最初的時候,人們對壓力只有兩種思維模式:有害或有益。但后來研究發現壓力思維模式很強大,它們不僅會影響你怎么想,還會影響你怎樣去行動。同樣也能影響你的健康、幸福和成功。美國退役軍人辦公室做過一次研究:他們跟蹤一千多名成年人長達十年之久,發現那些試圖逃避壓力的人,在接下來的十年內,更容易變得抑郁。
【潤軒心理:從某些角度感悟自我的獨立】成年以后,我的事情必然自己做主,你們可以提建議,但是聽不聽在于我。當我想干一件事,沒有任何人能阻止,當我不想干一件事,也沒有任何人能勉強。真正的孝道是你能過好自己的生活,并且贍養你的父母,尊重父母的生活,而不是把自己的人生交給父母。你沒有一個強大的內心,沒有獨立的自信,沒有斷奶的魄力,就不要怪父母干涉過多。父母只會干涉哪一種孩子呢?那就是:經濟上無法獨立,生活上習慣依靠,精神上不夠強大的。對于那些足夠強大的孩子,他們會反過來聽孩子的。
【潤軒心理:咨詢不能著急,一開始都會講放慢,因為基本方向正確都要七次以上】方向永遠是咨詢的最重要環節,方向如果錯了,那一切的努力都意義不大,這也是為什么自己調節努力很多年也好不了的原因;咨詢七次以上的咨詢者,方向一般才能明確了,這時如果自己不能清晰的講解出來方向,那就要及時在下次咨詢中和老師溝通,開始確定方向,然后堅持方向,七次之前也不用著急,認真學習就可以了。在方向穩定下來之前,不要放慢咨詢,不要間隔太久,如果間隔久了,方向錯了,那之前的努力又可能浪費了。如果方向把握不住的時候,或者不能清晰講解出來的時候,最好堅持有規律的咨詢頻率,不要停下來自己瞎捉摸,這樣往往效果不好,如果需要停下來思考的時候,老師會安排的。往往效果不好的,都是方向不對,自己的追求方向和咨詢方向不一致,這時,需要讓自己通過理解感悟慢慢的走進正確的方向。(轉載請注明來自“潤軒心理咨詢咨詢中心”)
|
潤軒社區 ??| ??人才招聘 ??|?? 友情鏈接 ??|?? 聯系我們
![]() ![]() 聯系電話:13396559345 微信號:13396559345 津ICP備2021006002號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