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咨詢者情況簡介
咨詢者,女,32歲,大專學歷,在工作。因赤面恐懼癥、害怕當眾發言、害怕被大家關注、害怕目光直視等問題而參加心理咨詢。咨詢者小時候挺活潑開朗,父母關系還可以,和父母的溝通交流不多,小學初中朋友都很多,性格很開朗,喜歡玩鬧;高中在外地上學,被室友說了不愛干凈,太臟了,不像女的,就開始在意別人的看法,擔心自己哪里做的不好,出現了臉紅不自然的癥狀;大學室友家庭條件很好,她有些自卑,有些放不開不合群,性格也內向了一些,自己也開始覺得自己不夠好,偶爾還不敢和別人目光對視,哪里做的不好時就會臉紅,臉部發熱,害怕別人看到,總是去掩飾和逃避,因此和同學的關系也疏遠一些,不敢太靠近別人。
工作后臉紅的癥狀也一直有,特別是面對領導的時候,臉紅出汗比較多,說話也語無倫次,平常和同事在一起還可以;最近這兩年當了組長,經常要開會發言講報告,在臺上就很容易緊張出汗,臉紅了就會講的很不好,感覺同事會背后笑話,而她怎么都控制不住,很害怕開會發言,每天都有壓力,都不想工作了;異性面前臉紅更多一些,優秀的同性面前也容易臉紅,臉紅后就想趕緊逃離,腦子一團亂,還有特別嚴肅的場合也很緊張,很害怕突然提到她,人多的時候總感覺別人看著她,然后就很不自在,思想負擔比較多,對自己的認可越來越少,總覺得的自己這樣讓別人不舒服,總想控制和改變臉紅,但又控制不??;家里人面前偶爾才會臉紅,一個人的時候就很好,沒有任何問題,特別喜歡一個人待著。
二、心理咨詢師系統咨詢簡介
咨詢者的情況屬于社交恐懼癥,主要是赤面恐懼,以及視線恐懼和開會發言恐懼,經過詳細的會談分析,咨詢者的情況屬于中度的心理問題;是我們的咨詢方向,這類問題的咨詢不是直接去控制和改變表面的癥狀,而是需要解決引起癥狀的原因;經過了兩個半療程五個月的系統心理咨詢,咨詢者已經恢復了健康的心理狀態。社交恐懼是內在心靈被壓抑束縛了,不能真正的放開內心的做自己,容易被外界干擾;心理太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,所以經常在生活中心理退縮和逃避,容易對別人的話敏感多疑、胡思亂想;這樣的情況下就容易被外在干擾,任何話說錯,或者心虛慌亂了,都可能引起臉紅;在一次臉紅之后,擔心別人議論自己,陷入外在別人的說法下不能自拔,擔心和別人在一起的時候出現臉紅,心理開始和臉紅糾結對抗,進而強化和加重了臉紅,時間長了就變成習慣性的條件反射。
咨詢者高中開始內在心靈就被束縛壓抑了,因為別人的幾句話,她的思維模式就開始在意外在表現,開始在意別人的看法,開始活在外在糾結外在,內在心靈被否定懷疑,不敢放開做自己了。之后這些年,她都是在意外在活著,一直沒有發展內在自我;現在面對開會的場合,需要更強大的內在心靈來支撐,而她的內在心靈沒有成長起來,內在自我感不足,無法支撐自己,臉紅緊張出汗的癥狀就會加重。咨詢者一直都是在控制外在癥狀,總想去改變外在表現,這樣只會陷入外在,無法解決內在心靈退縮弱小的問題,也無法讓內在心靈成長起來,反而在壓抑束縛內在心靈。
這是原理分析和咨詢方向:人就好比是一棵樹,內在就是根部,外在表現就是葉子;心理健康的人是活在根部,心理很踏實和安定,外在的風吹雨打和枝葉搖晃他都不太會在意,會感覺外在的風吹雨打和枝葉搖晃是正常的,所以不太會被外界干擾和影響,而且會隨心的從外在找快樂;但心理不健康的人,土壤和根不好,不安定,總是活在枝葉上,每天在意和控制著枝葉,當外在好的時候就沒問題,一旦外在不好的時候,內在的不安就會暴露出來,心理就特別不穩定,容易被外界風吹雨打影響,長期活在外在,內在的本性和自我就缺失了,心理收縮后就放不開,不能自然而然、隨心而發的與人溝通,心理經常敏感多疑胡思亂想,容易緊張心慌,容易自我否定,害怕自己表現不好,害怕別人不好的評價和看法,不敢放開融入別人,與人相處的時候心理不安后眼神表情就不自然了,害怕被關注,一旦外在表現不好了,心虛敏感或者慌亂后,就可能引起臉紅出汗,然后敏感亂想,在意別人的看法,越來越陷入外在,越是在意臉紅,越想控制改變,反而越容易臉紅,時間長了就形成條件反射,在特定場合就會習慣性臉紅出汗。
咨詢者的情況就是活在葉子上面,高中開始就在意外在,活在葉子上,根部弱小了,所以很在意風雨;心理不安,有一點風雨就會很在意,很害怕,越是擔心就越想控制,控制自己的外在表現,控制葉子,這樣外在表現就會更不自然,因為我們的外在表現是隨心的,不是控制的。這幾年咨詢者要面對領導崗位,需要開會發言,需要面對下屬的注視,外界的壓力變大,而她的內在心靈弱小,所以更容易緊張臉紅,臉紅后就會更敏感不安,胡思亂想,越來越在意別人。
赤面恐懼癥的咨詢,首先需要建立健康的思維模式體系,讓自己的思想成長成熟起來,擁有健康的想法和心態;然后開始梳理內心世界,讓內在自我逐漸的安定和真實,發展內在自我,恢復穩定的自我感;最后,自我感穩定了,心靈安定真實了,就可以很自然的面對生活和臉紅,最終化解臉紅的癥狀。而不是直接去控制臉紅,也不是直接去改變外在表現,而是需要改善土壤,就是改變思維模式,讓根部穩定成長,讓內在心靈穩定成長。有些人總是覺得好不了,就是因為方向不對,總想控制改變外在就不會好的。我們的咨詢是內在心靈的成長,所以不要總盯著外在。
三、潤軒心理咨詢中心建議
【潤軒心理:不能總是控制控制控制】心靈成長過程中,我們是會慢慢的放開,而不是一直控制控制。父母過于控制孩子,得到的是孩子的壓抑和反感;自己過于控制自己,得到的就是心靈的壓抑和難受。咨詢者需要按思維模式規律判斷是要放開還是控制。
【潤軒心理:溫馨提示】咨詢中,每次的內容會比較多,但只需要理解了就行,多看幾遍就好,不用記住的,懂了就好。但是,每次的總結需要記住,也就是思維模式規律的標題需要記住,然后會運用標題去看待問題即可,這樣會比較簡單明了。
【潤軒心理:先明白怎么回事】心靈成長的關鍵永遠都是先清晰明白問題是怎么回事,而不是茫然的去做了多少。經常遇到一些人,用一些自己并不懂卻以為自己懂、我們都很少用的專業詞語大談特談,看似好像清晰明白,實則毫無邏輯隨意亂扯。(轉載請注明來自“潤軒心理咨詢中心”)
|
潤軒社區 ??| ??人才招聘 ??|?? 友情鏈接 ??|?? 聯系我們
![]() ![]() 聯系電話:13396559345 微信號:13396559345 津ICP備2021006002號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