潤軒心理咨詢中心專業咨詢:內在心靈放不開、外在自我控制太強引起的尿羞癥、公共場所小便拉不出來
案例、尿羞癥和社交恐懼癥心理咨詢案例:小便緊張拉不出來-預期焦慮擔心害怕-追求完美性格-無法深層次放開自我與人溝通交往-社交恐懼癥-赤面臉紅恐懼癥心理咨詢咨詢案例分享
一、咨詢者情況介紹
咨詢者,男,32歲,已婚,因小便緊張焦慮、完美性格、無法深層次放開心靈和社交赤面臉紅恐懼癥而參加心理咨詢咨詢。咨詢者從小性格內向平和,家庭教育方式也比較嚴格,對他的要求比較高,在學校里膽小老實一些,不敢與同學發生沖突,學前班的時候經常不敢去上廁所,要憋回家里上;小學時很容易莫名其妙的臉紅,經常被同學笑話;初中時,有一次和同學一起上廁所,感覺同學一直看著他,就沒有尿出來;后來再和同學一起上廁所時就會緊張,擔心自己尿不出來,總是要等到大家都出來了才去;高中的時候,咨詢者很容易焦慮,特別是每次在學校上廁所的時候,和大家在一起就尿不出來,擔心別人發現他的問題,怕別人嘲笑他;也因為這樣的原因,咨詢者很少與別人走的很近,在很多人的注視下容易臉紅,特別是面對異性的時候,會很不自在。工作后,小便緊張焦慮的問題經常影響咨詢者,導致他不愿意去沒有廁所的場合,不愿意面對長時間封閉的環境,不敢長時間乘坐汽車,而且不愿意出差;咨詢者性格比較追求完美,總希望給別人很好的印象;生活中,不能放開心靈和別人有深層次的溝通,和大家在一起總有一種距離感,甚至不能融入別人的圈子,經常因為緊張和擔心而逃避社交。
咨詢者的癥狀主要是長時間的焦慮緊張引起了小便不暢,預期焦慮緊張比較明顯,和別人在一起小便時無法放松,內在心靈過分的緊張和收縮;但是,其根源還是從小形成了片面偏激的思維模式和感受模式,讓咨詢者過分的追求完美,過分的在意別人的看法和評價,內在心靈和諧自然的感覺就會隨之缺失,從而在心靈自我感的缺失和外在自我的焦慮擔心的相互作用下,小便緊張逐漸穩定了下來;同時,心靈的退縮封閉會影響情感和感受的表達,無法和別人建立起親密的關系。咨詢起來主要有兩個方面,一方面是改變外在片面偏激的思維模式,形成自我和合的思維體系;另一方面是讓心靈逐步的放開,疏導內心世界,讓本性和性格散發出來,形成和諧自然的內在自我感。
二、咨詢者自述
我今年32周歲,被小便緊張焦慮影響了快20年,對我現在的工作影響很大,很多場合都不愿意去,一些比較重要的活動,因為擔心在公共廁所拉不出來,所以總是推掉,這樣對我以后的發展影響會很多。這個情況我沒有告訴過任何人,包括我的妻子,我不想讓別人知道,感覺很丟人;但這樣讓我很累,總是逃避一切,現在內心的焦慮越來越明顯了,現在面對很多事情時沒有耐心,總是容易心急,心理素質不好了,可能是這些年的壓抑太多了吧;我沒有非常要好的朋友,一個都沒有,認識的所謂的朋友都是工作上的關系,大家在一起有時候很做作,都保持著一種距離;我有些封閉自己,心理有很多事,但都不愿意和別人說,好像內心害怕和別人有深層次交往,也好像我根本不懂得怎么和別人深層次交往。
我是獨生子,父母對我要求很高很嚴格,從小我都不敢闖禍,怕父母生氣;我一直都內向一些,話不多,給人的感覺就是很老實、沒有脾氣、膽子??;我在學前班的時候都不敢去學校的廁所,上課想去廁所的時候從來不敢告訴老師,一直憋到家里;我小時候經常莫名其妙的臉紅,別人說的時候就不好意思,臉會不自覺的紅起來,也因此周圍同學就會針對我,經常一起談論我取笑我,當初感覺很丟人。
小便緊張焦慮是從初中開始,有一次,我和另外一個同學去廁所,小便的時候他就看著我下面,我一緊張就沒有小便出來,然后故意裝作沒事出來了;出來后我就想他是不是發現了什么,心理就比較敏感緊張,再后來下課去廁所就開始緊張了,別人在旁邊就不自在,覺得他們會看著我,然后身體不受控制似的尿不出來,明明很尿急,但就是尿不出來;每次都要等別人都出去后自己才能小便出來,經常因此上課了來不及回到教室,那段時間過的很壓抑。特別是高中的時候,心理總是很擔心,特別害怕別人發現我這個問題,感覺這個很丟臉,當時經常想如果他們發現了,我就馬上休學。我上學的時候朋友不多,可能就是這個原因吧,我不敢和別人走的太近,怕他們叫我一起去廁所,有時候他們從廁所出來了,看到我才去就問,怎么才去呀,我就馬上臉紅了,搞的他們很奇怪。高中的時候不太敢看女孩,感覺她們很神秘,和女孩說話都容易臉紅,身體會不知所措。
高中成績也不好,畢業后我就出來工作,現在也算是個小領導,經常要出差,要和別人打交道,但小便緊張焦慮的問題一直影響著我,一有事情就容易焦慮擔心,以前工作不需要和人太多打交道,還能堅持過去;現在去哪里都要想有沒有獨立的衛生間,因為沒有人的時候我才能小便出來,在公共的場合要很久才行,有時候坐長途汽車特別害怕,一路上沒法上廁所,都不敢喝水。我是追求完美型的性格,總希望別人說我好,做事都很負責很有責任心,我總希望給別人好的印象,別人對我有不好的評價時,我的心理會堵得慌,很壓抑的感覺。
我有輕度的社交恐懼,現在臉紅很少了,但在別人說我不好的時候,還是容易臉紅;我有些害怕被很多人看著,特別是比我強的人,比如領導,還有很強勢的女性,面對她們我會不知所措;還有,我的內心深處很敏感,不能放開和別人有深層次的溝通,和同事、朋友在一起總有一種距離感,甚至不能融入他們的圈子,都停留在表面,現在經常因為緊張和擔心而逃避社交。
三、咨詢師咨詢簡介
咨詢者的癥狀主要是長時間的焦慮緊張引起了小便不暢,和別人在一起小便時無法放松,內在心靈過分的緊張和收縮;但是,其根源還是從小形成的片面偏激的思維模式和感受模式,讓咨詢者過分的追求完美,過分的在意別人的看法和評價,內在心靈和諧自然的感覺就會隨之缺失,在心靈自我感的缺失和外在自我的焦慮擔心的相互作用下,小便緊張逐漸穩定了下來,同時,心靈的退縮封閉會影響情感和感受的表達,自然無法和別人建立起親密的關系。咨詢者需要解決的心理癥狀主要是四個方面:小便緊張焦慮、完美性格、無法深層次放開心靈和社交赤面臉紅恐懼癥;而四個方面需要解決的重點是一致的,即咨詢者內在心靈深處本性性格的自我感缺失了,心靈深處缺乏了和諧自然的感覺,引起了外在四個方面的問題。咨詢起來主要有兩個方面,一方面是改變外在片面偏激的思維模式,形成自我和合的思維體系;另一方面是讓心靈逐步的放開,疏導內心世界,讓本性和性格散發出來,形成和諧自然的內在自我感。
我們都有自己的靈魂和本性,每個人出生后都帶著一份屬于自己的靈性(本性),人與動物的根本區別也在這里;靈性是人的根基,它會和自然界產生能量交換;靈性越足人的狀態越好,靈性越少則狀態越差;所以,這份靈性的發展還決定著一個人成就的高低。然而,在家庭教育環境的影響下,許多的價值理念被灌輸到我們的腦海里,這些價值理念有的符合我們的靈性,有的卻違背我們的靈性;符合靈性的價值理念會推動我們進一步的發展和成熟,而違背靈性的價值理念卻會阻礙靈性的展現,把靈性壓抑到了不為人知的心靈深處,致使我們變的片面、偏激、追求完美等,形成了不良的思維模式和感受模式。
這時,我們的本能會去阻止靈性的喪失,本性和現實之間就會發生沖突,有沖突就會有能量的波動,而沖突時能量的堆積就是心理障礙形成的物質基礎;當沖突達到一定的程度時,我們就需要探索本性自我,讓本性自我和現實自我之間自我和合發展(本性自我是指我們的內在靈魂,是根本;現實自我是指現實環境下形成的自我,是外在形式之一);而現實中的我們,絕大部分根本不懂得什么是本性自我,也沒有從老師和家長那里得到經驗;探索本性自我時,就好像面對完全陌生的“黑洞”,也無法從親人朋友那里得到幫助,心靈深處會產生極大的焦慮和恐慌;如果我們逃避這種焦慮和恐慌,繼續執著于現實環境下的自我癥狀中,不但不能解決自己的心理沖突,而且會造成各種各樣的心理困擾。
咨詢者的情況就是在本性和性格的發展過程中,靈性喪失了,外在自我形成了片面偏激的思維模式和感受模式,內在心靈和諧自然的感覺逐步的被壓抑收縮后,外在自我就會過分在意別人的看法和評價而過分追求完美,這樣以來,想法和感受就會出現負面和偏激的情況,從而進入惡性循環而導致社交恐懼和身體的癥狀;心靈的退縮和封閉自然也會導致情感和感受的表達受限,無法深層次與別人溝通。
自我和合心理系統的咨詢步驟(身體、心理、靈性):
1、疏導咨詢者的成長經歷,找出心靈沖突的根源:讓我們痛苦、焦慮和壓抑的不應該是事情本身,而是我們對事情的看法,以及事情對我們思維模式和感受模式所產生的影響;所以首先需要調整咨詢者的身心狀態,傳授一些身心訓練技巧,同時與咨詢者者建立信任的咨詢關系,充分了解咨詢者的身體、心理和靈性的沖突根源。
2、指導緩解外在自我的想法和內在自我的感受之間沖突對抗,建立自我和合的思維模式體系:與咨詢者一起分析沖突所引起的片面偏激的思維模式,啟發咨詢者從深層意識和表層意識對偏激極端思維的覺知,并輔助咨詢者建立自我和合思維系統,讓咨詢者可以從和諧自然、符合規律的心態下思考問題,并作出正確實際的自我定位。
3、通過心理咨詢技術溝通意識和潛意識,疏導內在自我,形成和諧自然符合規律的內心世界,化解沖突,建立自我和合體系:運用各類心理技術,通過自我和合體系的建立(家庭、情感、工作、社交和興趣),引導咨詢者找出化解內在心靈的問題;現實環境往往是導致心理障礙的原因,所以后期需要作出改變現實不良環境的有效計劃。
4、激活靈性的和合感覺,變成一個自我和合的人,提升心靈的層次和境界:身體和心理的發展過程中,如果發生沖突而造成靈性的喪失,人就會變的教條、刻板、追求完美、患得患失;當靈性基本完全喪失時,心理障礙就產生了;所以最后必須注入靈性,才是從根本上咨詢心理障礙;每個人的靈性需求與他的內心本性和性格的感受息息相關,我們會在咨詢中逐步的發現整理,并通過咨詢者最容易接受的方式提升心靈的層次和境界!
經過兩個半療程八個月左右的咨詢,咨詢者形成了自我和合的思維模式,有了和合完美的思維體系,化解了追求絕對完美的錯誤思維模式;同時,心靈逐步得到了釋放,形成了本性和性格的自我感,隨著自我節奏感的穩定和發展,化解了社交恐懼癥狀,可以用心靈的情感和感受去面對朋友;通過心靈深處的意向疏導,發展出和諧自然的內心世界,內在靈魂到外在行為表現直接充分融合后,化解了小便緊張焦慮的癥狀。
四、潤軒心理咨詢中心祝福
【自我心理體系:和合完美的幸福感——感悟生活】也許,幸福并不是一種完美和永恒,而是心靈和生活萬物的一種感應和共鳴,是一種生命和過程的美麗,是一種內心對生活的感覺和領悟。就像花朵在黎明前開放的一刻,秋葉在飄落的短瞬間,執手相看的淚眼,心中的月亮圓缺…那每個快樂的時光都是幸福的。當一個人心靈的自我感缺失后,身心就失衡了,問題就產生了;當一個人心靈的自我感恢復后,靈性充足了,身心就平和了,一切問題都化解了;我們相信,他可以開始享受不一樣的人生,雖然咨詢中有很多的挫折,但能夠堅持的走下來,我們很欣慰。
心理健康需要個人成長過程中形成符合本性自我的心理體系,這個體系就好比一本書的書名和標題目錄;體系相對符合本性并完善就可以獨立適應環境,體系相對偏離本性或不完善就會出現心理問題,自我心理體系相對偏離或不完善的程度越高心理問題就越嚴重;而體系混亂且自我無法整合就會出現神經癥性心理障礙,體系崩潰就會造成精神病性心理障礙。自我和合體系療法就是輔助求助者完善或重建自我心理體系,幫助求助者與心理體系融合后達到自我和合的狀態。(轉載請注明來自“潤軒心理咨詢咨詢中心”)
潤軒心理網址:www.runxuan.org ?;咨詢電話:133 9655 9345,0571-86044651;咨詢QQ:1043795473,微信:13396559345
?